东北网7月30日电 国家为了照顾一些农村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几年前就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免除贫困在校生的学杂费、教科书的费用,并给予补贴。27日,哈市呼兰区石人中学会计侯某向本报反映,该中学校长赵某不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对该中学全体学生的书费、学杂费照收不误。当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据会计侯某介绍,2004年秋,上级教育部门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除学杂费、书费)政策,并对石人中学贫困学生发放书费补贴款。从2005年起,上级教育部门将发放教科书款改为发放教科书。2004年,石人中学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是267人,2007年增至297人。侯某介绍,尽管上级教育部门对贫困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可在石人中学并没有实行。
随后,记者走访该校几位单亲家庭、父母残疾等贫困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据学生家长王某等人介绍,从没听说“两免一补”的政策,近两年学校收的学杂费和书费一样不少,只是在今年给一部分将要毕业的初三学生退过一些钱。
没有发到贫困生手里的这些钱哪里去了?在侯某出示的十几张票据里,其中一张写有“2003年7月28日”该校“购买三道小学桌椅款10620元”。
记者拨打呼兰区白奎政府的电话了解到,三道小学在2001年就跟别的学校合并了,可这张票据日期是2003年的,且在2006年4月入账。
侯某向记者出示了十几张已记入现金账的白条子。侯某介绍,赵某多次让她使用白条子入账,这些虽然已记入现金账,但被侯某拒绝。记者看到,写有该中学在信用社等单位贷款的白条子,上面既无公章也无财务章,还有一些借给个人的借条,却没有借款人姓名,只有校长赵某签字和出纳员常某的签字。
随后记者拨打赵某电话,以家长的名义询问校长赵某为何没有实行“两免一补”。赵某称,开学后就会退还多收学生的款。记者询问那些白条子,赵某称都是真实的,因为学校没钱,只好打白条子四处借。对于在三道小学购买桌椅票据下账一事,赵某承认确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