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自六月中旬以来,双鸭山市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出现了50年来极为罕见的严重旱灾。面对严峻的旱情,全市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奋起抗灾,力争将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进入6月份以来双市持续高温、无雨,致使所辖四县四区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旱情,且旱灾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灾情很重。据气象部门和农业专家分析,今年是我市近50年来遇到的最大干旱之年,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6月11号至7月28号,全市降水量仅为26—129毫米,比历年同期少30至118毫米;平均气温为21至24摄氏度,比历年同期高2到3度,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4.1度;集贤县和市区10至20厘米土壤含水量仅为20-30%,部分地块干土层已达40厘米以下。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根茎以上三分之一部分枯萎干黄。全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1-2米左右。区域内大河少水,小河断流泡沼干涸,抗旱水源紧张。截止目前,全市耕地受旱面积达413.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9%。其中重旱面积294.8万,轻旱面积118.4万亩。旱灾遍布四县四区,重灾区集贤县和市区各乡镇干旱面积分别占两地播种面积的89%和94%。从6月1日至7月22日集贤县降水总量仅为17毫米。加之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失水严重,预计因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5成以下225.4万亩,绝产53.8万亩。如果近期仍没无有效降雨,灾情将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块将出现绝产的可能。
面对严重旱情,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落实抗旱工作,并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麻痹和靠天等雨思想,积极投身到抗旱救灾工作中,该市成立了8个抗旱工作组分赴各县区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市县主要领导也深入抗旱一线靠前指挥,查看旱情,解决抗旱救灾实际问题。集贤县出台了对严重干旱地区每新打一眼井给予1000元补贴资金的新政策,鼓励农民打灌溉机井,到目前已经打抗旱井2100眼。辐射灌溉面积27.9万亩。水务部门开闸放水,日放水量达93万立方米,基本保证了下游灌区的用水需求。
农业、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搞好苗情、墒情调查检测,指导农户对旱地作物适时中耕,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密切检测虫害发生动态,开展病虫害无害化综合治理。气象部门24小时昼夜值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各县区充分利用水库、渠道、水井等一切水利设施,采取喷灌、浇灌等各种措施,确保春播的13.8万亩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需要。农业、农机部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搞好苗情、墒情调查检测,指导农民对旱地作物适时中耕,开展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气象部门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截止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人员5.2万人次,抗旱资金3626.4万元,新购抗旱设备2358台套,新打抗旱水源井3003眼。
据了解,旱情发生以来,该市共组织1300余人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分片包干,帮助广大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