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或许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环保工作者,或许他是一位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他们与“林”结缘,植根于各自岗位在工作和奉献。他们的人生都曾经停留在一个共同的驿站——东北林业大学
20年前,刚刚从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年轻姑娘徐秀娟,为了寻找飞失的白鹤不幸身陷沼泽,长眠于盐湖自然保护区。而生前,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愿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鹤类饲养和环境保护事业。徐秀娟用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她的事迹被谱写成一首凄婉、动听的歌曲广为传唱。
23年前,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汽运专业的庄永福成为全国林业系统第一个自愿报名去西藏工作的毕业生。他笔耕不辍,为促进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如今已经成为制定西藏发展政策方略的核心成员。而在庄永福的感召下,几十名年轻的东林学子相继踏上支援西藏建设的道路,在西藏的各行各业奉献着青春和才智……
科技破译生态密码
1987年大兴安岭“5·6”大火后,被大火烧过的原木急需寻找到一种恢复和保存的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资源因火灾造成的损失。东北林大的科研人员接受了这个挑战,经过刻苦攻关,《大兴安岭火烧原木保存技术研究》在大兴安岭北4局普遍推广,这种新技术成本低、效果好,采用这项技术处理原木有效减少了木材损失,并使林业局增加收入达1亿元。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但是大学的基本功能,而且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基础。作为我国学科专业最多、规模最大的林业高校,东北林大的科研突出了林业特色,把林业生产建设中急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作为重点。恢复高考之后的30年间,学校承担了很多国家重大林业科研课题,直接为林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利用已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林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林业大学服务于林业建设的体现。2003~2004年,东北林大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主动与我省森工企业取得联系,把他们开发完成的“木材产销存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免费提供给林业企业,并在伊春市的朗乡、友好、新青,大兴安岭的塔河四个林业局试用、推广。
现在这项研究的应用已经给林业局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仅朗乡林业局就因此减少损失1000多万元。该软件现已经在全省森工总局所属全部24个林业局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围绕林业生产实际,东北林大还开展了多层次的技术攻关。2005年3月,东北林大与大庆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合作建立东北林业大学大庆生物技术研究院的框架协议》,总投资5360多万元,充分发挥学校科技优势,为大庆工业区环境治理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撑,并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将力求为大庆市解决最重大的两个课题,即:“接续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服务。
恢复高考以来,东北林业大学明确了科研主攻方向,即学科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科学研究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现在学校有6个基础好、师资力量雄厚的传统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并带动了一些学科群的建设。正是因此,2005年9月,东北林业大学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规划。
人才要好用
为林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省林业高等院校的一个主攻方向。而作为一所林业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则直接将办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上。用一个通俗的比喻:这里培养的学生,画房子(设计)可能不如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但他们盖房子的能力一定要比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好。
因为这样的教学原则,林校毕业的学生在基层部门通常是“来之能用,用之能胜”。30年来,东北林大既培养出了一大批专家型人才、学者,也培养出了像魏旭广这样的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他工作于吉林省东辽县的安石林场,十几年来他坚持不懈地带领全场职工和群众绿化荒山千余公顷,当亲手栽下的一株株小树枝繁叶茂时,魏旭广的人生也因为那片森林而无比鲜活。
2004年,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杜光明曾参加了由省委组织的“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在这次行动中,由于杜光明的技术帮助,绥阳镇蔬菜村菜农都掌握了大棚病虫害、茄子烂根等防治技术,使全村每家的大棚平均增收800多元。大学生志愿者杜光明给蔬菜村带来的变化,让村里的老庄稼把式都服了。
目前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生态学科的领军人物大多为东北林业大学的毕业生;而与此相对照,东北林大也有超过20%的毕业生工作在基层林业单位。他们中有管理局的局长、总工程师也有基层林场的场长、技术人员,林校学生因为“吃得苦、留得住、干得成”而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
风不止而树恒静
面对当今纷繁、鼓噪的社会,林校学生似乎需要拥有格外坚定的意志,尤其是那些立志从事生态保护的年轻人。他们和繁华热闹的大都市擦肩而过,在青春的岁月里,他们选择与寂静的山林和无边的旷野为伴。
几年前,记者曾到位于嫩江高峰林场的鸟类环志站采访,小小的一个站点,六七名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们整日忙碌着。在常人看来,他们每天的工作似乎很枯燥:将落在粘网上的鸟儿摘下,如果只是常见的普通品种就做记录、环志后重新放飞;如果发现比较特殊的类别,就要用铅笔在一个本子上把鸟儿详细的画下来或拍照。在这个过程中,被捉到的鸟儿总是很惊恐,这就需要小伙子们格外耐心和细致。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这样平静的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密林深处,没有新潮的时装和帅气的发型,没有热闹的说唱音乐,没有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夜生活,甚至看不到一台效果清晰的电视节目,在他们身上完全没有城市里年轻人的浮躁。每当傍晚,他们会聚在一起拿出一天的记录认真研究那些美丽的羽毛间每一个极为细小的差别。可是,千万别以为这是一项没有意义的工作。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是开展鸟类环志、研究候鸟迁飞的路线以及东北亚生态系统的重要站点。几年来,高峰林场的鸟类环志站硕果累累,屡屡爆出惊人发现,而这些恐怕也正是对那些年轻人青春岁月的最好回报。
让我们不妨把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做一下改变:“虽风不止而树恒静”。这里说的就是那些潜心于祖国生态事业的林校学子。由此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一所好的大学所培养的学生,主要不在于要教授给他多少知识,而在于要养成他的人格和能力。林校学子们所秉承的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