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搜 索
伊春农作物受旱面积180万亩 预计粮食减收4万吨
2007-08-02 10:00:12 来源:林城晚报  作者:王玉梅 崔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伊春8月2日电 近期,伊春市高温少雨,农作物出现旱情,记者在市农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初步估算,预计全市粮食减收4万吨,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80.2万亩,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0448万元。

  据调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80.2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4%,其中水田渴水面积24.9万亩,旱田受旱面积155.3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70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8.8%。成灾作物主要是水稻5.3万亩、玉米8.8万亩、大豆52.9万亩、小麦0.4万亩,其它作物面积2.6万亩。绝产面积6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3%。旱情发生时期,正是农作物开花授粉关键时期,水份不足使植株生长、结实受到抑制,严重影响产量,预计全市粮食将减收4万吨以上,减产达1成,其中较为严重的北部嘉荫县预计减产在3成左右。全市造成农业经济损失10448万元。另外,全市今年袋栽黑木耳4.3亿袋,有近60%——80%摆放在山坡上,因空气湿度小、又缺水喷灌,耳芽生长缓慢,有的甚至成干棒,影响木耳产量。虽然近期伊春市出现了一定的降雨,但降雨量不大,且各地降雨也不均衡,气温仍然高温闷热,大部分地区旱象还较为严重,抗旱工作还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伊春市中部区(局)旱情相对较轻,嘉荫县和铁力市旱情比较严重。

  旱灾发生后,引起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大农业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抗灾自救工作,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1100万元,打抗旱水井565眼,实施灌溉浇地面积15.2万亩;市农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灾情调查和抗旱自救指导工作。

  市农委提醒各地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目前,正处于大田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加大对农业工作组织领导和农业生产指导管理的力度,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搞好大田中期二、三遍铲趟,做好农作物各时期水肥管理及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防防治,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尽可能降低旱灾带来的影响。同时,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增加收入渠道,积极组织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做到大灾之年减产不减收。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