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南岗区平公街93号的平公小区4号楼各单元楼道里,小广告的数目和种类都令人吃惊。这是一栋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楼,走进敞开的单元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墙上一排排“办证”的“大字报”,又黑又粗的笔迹十分显眼。拾阶而上,几乎每级台阶上都被盖上了“通下水”和“办证”的“大印”。楼梯缓台上的景象更为“壮观”:大的小的、红的绿的、白的黑的,各“色”各样的小广告糊满了触目所及的地方,供热管线、报箱、奶箱、消防栓、电表箱、楼梯扶手甚至是楼层号牌上都层层叠叠。内容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办证”、“发票”之外,还有“专通下水”、“性病特快灵”、“租床位”、“上门电脑维修”、“求购房屋”、“开锁”、“精修家电”、“高价收药”、“上门静点”、“二手车”、“婚介所”……至少有十几种。记者从1楼走到7楼,粗略数了一下,整个单元里的小广告超过了1000张。整栋楼14个单元无一幸免。
记者注意到,楼内有的墙面和楼梯是重新粉刷过的,但又被贴上了新的“膏药”。在一单元2楼一个1尺见方的楼层号牌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四五十张小广告,旁边的一家住户的门上竟然贴了四五层小广告,已经数不过来了。一位老大娘告诉记者,她每天早上起来总是会发现自家门上被糊了一层“膏药”,根本清理不过来。这里的居民说,这个小区的单元门平时总不关,“烂手爪子”出入畅通无阻。连日来,社区低保服务队的队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清理一次楼道小广告,但仍无法杜绝肆虐的小广告。
记者在道外区宏伟路上的市政小区内看到,无论是楼内还是楼外,都留下了小广告毫不留情的涂写痕迹。一户居民家崭新的防盗门旁贴了张字条:“请手下留情,别往门上贴小广告”。令人啼笑皆非的字条体现了居民既痛恨又无奈的复杂心情。
香坊区香顺街上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指着自家小楼刚刚粉刷一新的墙面说,因为怕被贴上小广告,他们每天都从早到晚轮流看守墙面,没想到还是没有看住,还不到一个星期就被贴上了。记者看到,这些小广告似乎是用强力胶粘上去的,撕扯之下连墙皮都拽了下来。
图为小广告完全“占领”楼道内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