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书场酒吧一应俱全 “中华巴洛克”功能定位初步确定
2007-08-03 17:43: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日电(记者孙晓锐) 3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建委了解到,“中华巴洛克”的功能定位初步确定为旅游文化一条街。届时,改造区域内将主要有特色餐饮、旅游用品专卖、茶馆书场、洗浴客栈、地方名小吃(地方戏名人馆)、古玩字画专卖、山东会馆、西餐酒吧歌厅等8个商业业态。

  据了解,从南二—南三街区历史沿革看,改造区域原有业态主要是浴池、客栈、商行及绸缎庄,根据《道外传统风貌商市街区保护规划》、改造后房屋结构、规模及现有商业业态的实际,道外区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论证,将改造区域的商业业态初步确定为旅游文化一条街。商业上主要有8个业态,即特色餐饮、旅游用品专卖、茶馆书场、洗浴客栈、地方名小吃(地方戏名人馆)、古玩字画专卖、山东会馆、西餐酒吧歌厅。旅游观光上,内外兼顾,“外街”观光主要展示中华巴洛克建筑立面风格及建筑规模;“内巷”观光主要展示中式院落特点及“曲径通幽”的意境,在“中华巴洛克广场”形成观光高潮,通过对比的形式,突出展示“中式”建筑和“巴洛克”建筑的区别及完美组合。

  为使改造区域内的整体建筑风格统一,建设部门对改造区域内的63栋单体建筑、159面墙体、40多种花饰、10余种木艺,通过逐项测绘、鉴定、分析,拟采取修旧如旧、落架修缮、更新改造及拆除新建等不同的保护更新手段。建设部门下步将全力推进基础加固、墙体支护和主体、配套、道路、庭院建设等工作,同时,查证史料,丰富庭院文化氛围。在全面了解、核实原有典型院落历史背景、商业业态的基础上,以壁画、雕塑等小品形式,重现老道外民俗市井文化风貌。

  同时,“中华巴洛克”改造的规划建设主要从街区保护、建筑整体保护、建筑立面保护、院落环境保护及商业业态保护等方面考虑。同时,一次性引入和完善水、电、热、气、电话、电视及宽带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整个街区功能。区域内设停车场3处,其中小型停车场2处,80余个车位;大型停车场1处,16个车位。

  相关资料:

  “巴洛克”原是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一种西洋建筑风格,它的表现特点是追求新颖奇特、富丽堂皇。 “中华巴洛克”是哈尔滨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哈尔滨、乃至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今年保护更新的范围是道外区南二道街—靖宇街--南三道街—南勋街围合区域和南四道街84号大院,占地面积2.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保护更新建筑65栋。

责任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