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5日电 据黑龙江电视台报道,今年5月7日,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对4年前的一起杀人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被告人李俊明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据警方介绍,李俊明在2003年里两次伙同他人残忍殴打被害人王海东,导致王海东不治身亡。案发后李俊明负罪潜逃。直到去年12月份,拜泉县警方才将隐藏在河北省境内的李俊明抓获。据被害人王海东的家属讲,当时在李俊明身上搜出了一张假身份证,但令人震惊是,这个假身份证竟然是在公安机关办出来的。
假身份的真证件
拜泉县警方调查发现,在逃犯罪嫌疑人李俊明持有的身份证已经改名叫“李保民”。除照片之外,其他信息都与实际不符,很显然这是一张假身份证。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张假身份证竟然出自明水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张假身份的真证件。这也是李俊明几年来一直在逃、一直未能被抓捕、一直未能归案的重要原因。经过明水县人民检察院的调查发现,这张身份证的经办人是明水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民警孙鸿宇。
明水县公安局立即成立了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并于近日对违纪民警孙鸿宇作出初步处理:孙鸿宇停职三个月,待检察机关调查结论出来后,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孙鸿宇作为人民警察,本应该履行他抓捕逃犯的职责。但是他却给一个杀人的犯罪嫌疑人办了一张假的身份证,为其逃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逃犯酒后吐真言
2003年10月杀人后,李俊明拿着这张明水县公安局红旗派出所办理的身份证化名“李保民”逃往秦皇岛时,因为有了这张从公安机关里办出来的“保护伞”,拜泉县警方一直没能发现李俊明的踪迹。在逃亡期间,李俊明结识了一个叫智永生的人。一次酒足饭饱之后,自以为是的李俊明把自己身有命案,并花钱办理了假身份证的事当作本事,向智永生炫耀。
在这之后不长时间,智永生因为抢劫杀人被秦皇岛警方抓获。在看守所里,为了争取立功表现,智永生向警方供出了李俊明。去年12月,在秦皇岛警方的配合下,拜泉县公安局终于将李俊明抓获。此时,离案发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被害人家属说,他们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李俊明这样一个杀人嫌疑人能顺利地在公安机关严格的审核制度之下,办理出一个真的身份证。
明水县公安局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违纪民警孙鸿宇的父亲患有重病,而在他出事之后,父亲的病情更加不稳定。基于这个原因,记者没有能够当面采访孙鸿宇。那么孙鸿宇当时是如何给犯罪嫌疑人办理身份证的呢?
在明水县公安局记者看到了一份居民身份证签发登记表,上面记载了2004年7月份期间在红旗派出所申领身份证的登记。在“李保民”的领证签名栏上,清楚地写着民警孙鸿宇的名字。据明水县公安局纪检书记巩泽民介绍,从李俊明申请办理到领取身份证,都是孙鸿宇一手办理的,也是李俊明自己签的字,日期是2004年7月12日。领证和办证都是李俊明一个人。
当时,孙鸿宇办出的身份证姓名为“李保民”,照片却是逃犯李俊明,出生日期是1970年5月19日。调查表明,在明水县确实有李保民这个人,并且就在孙鸿宇的辖区内。前几年,李保民曾经更改过自己的出生日期。由于当时公安系统实行的是人工档案管理。李保民的资料更改后,派出所没有将原有的户口注销。这之后,公安系统实行了计算机档案管理,而派出所把两个李保民的资料都录入了微机。这时,在公安系统的户籍统计中就有了两个不同出生日期的李保民。民警孙鸿宇恰恰钻了这个空子,把更改前的李保民身份原原本本地套在了逃犯李俊明的身上,这样逃犯李俊明也就拥有了这张假身份的真身份证,这也成了他当时逃避追捕的重要“法宝”之一。
检察机关在深入调查中又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身负命案的李俊明去年曾经拿着名为“李保民”的假身份证潜回明水县红旗派出所,顺利地办理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当记者问到李俊明在办假证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人时,巩泽民说,李俊明在办假证的过程中按照办理身份证的规定,只要经过辖区民警签字,就可以直接在内勤办理身份证。
办证花了两万元?
孙鸿宇身为人民警察,到底知道不知道李俊明是犯罪嫌疑人,为什么要违反规定采取不正当手段为他办理假身份证呢?
在智永生的供述材料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李俊明对智永生说,他花了两万多块钱买的假身份证,用的是他本人的照片。据明水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介绍,李俊明在审讯中否认了拿两万元办理身份证。按这种说法,李俊明没花钱就让孙鸿宇办理了“李保民”的身份证。这就让人十分费解,一个人民警察,清楚地了解相关法律,在没有任何动机的情况下,竟然以身试法,这在情理上说不过去。而记者随后从明水县公安局了解到,孙鸿宇在后来的询问中曾经向检察机关交代,他的确拿了李俊明的好处费,但不是两万元,而是1000块钱。按着这种说法,孙鸿宇当时确实拿过钱。那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应当有疑问,李俊明花钱办身份证到底目的何在?更何况作为警察的孙鸿宇怎么会不清楚一个假的身份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由于目前明水县公安局检察院方面还没有最终的调查结论。孙鸿宇到底是没收钱还是收了1000块钱,记者还无法确定。但是,这里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李俊明确实拿了两万块钱,只不过他本人并不认识孙鸿宇,而是通过很多中间人的介绍,总共花了两万块钱。
户籍管理存在漏洞
再看一看当地派出所在户口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正常情况来讲,一个派出所内有多少居民,派出所应当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数字。当孙鸿宇套用李保民的居民信息,为他人办理假证时,此时辖区内出现两个李保民,辖区内总人口数量应当增加一人。为什么当时没有及时发现?而且在换发二代身份证时,公安系统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展开户籍自检纠错活动。两个家庭住址一样的李保民年龄相差3岁,这样明显的纰漏为什么没人发现呢?
就是在有这么多漏洞的情况之下,李俊明又亲自到派出所办理了第二代身份证,从而再次逍遥法外。如果不是他酒后吐了真言,这个案子什么时候能破真的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个案件反映出当地公安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显然没有被严格地落实。这样的深刻教训如果不及时总结,这样的管理漏洞如果不迅速地弥补,今后这样的问题恐怕还会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