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情夫幕后操纵 女董事长造假 一张保函骗得200万元
2007-08-05 07:25:4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贾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5日电 哈尔滨市某建筑装饰公司董事长张某在情夫朴某的指使下,自制假银行保函骗走一水泥厂1万吨水泥,并以低价卖出。

  近日,张某、朴某等四人因涉嫌合同诈骗、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批捕。据受害人黑龙江某水泥厂李某讲,2005年12月,哈市某建筑装饰公司董事长张某找到他,说急需1万吨水泥,由于手头没有现金,要用银行保证书做抵押。当时李某见张某出示了所有“家当”资料,就相信了张某的实力。双方随后签订了合同。合同中约定,1万吨水泥(每吨255元),首付款20%,其他资金用银行保函担保,于2006年4月30日前付清。事后,张某以多种理由拒绝交付水泥款,还躲起来不照面。李某来到担保银行要钱,谁知,银行在看过保函后却认定是假的。今年1月,李某到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五大队报案。警方经查,张某提供给水泥厂的以某银行分理处名义出具的保函是虚假的,保函上的公章也是假的。警方于5月25日将张某抓获。

  张某交代,她曾是哈市某大浴场会计,工作期间认识了朴某,两人发展成姘居关系。2003年,两人注册了哈市某建筑装饰公司。2005年下半年公司陷入了困境,精通银行业务的朴某想出了以假银行保函做抵押与他人签合同骗钱的办法,并告诉张某如何施骗。同年12月,张某骗取李某1万吨水泥后,分别以每吨200元至240元价格卖出。

  根据张某的供述,警方于7月初将逃至大庆的朴某抓获,同案犯孟某、蒋某也相继落网。近日,张某等4人因涉嫌合同诈骗、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批捕。

  据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五大队警官田昕宇介绍,银行保函又称“银行保证书”、“银行信用保证书”或简称“保证书”。银行作为保证人向受益人开立的保证文件,银行保证被保证人在未向受益人尽到某项义务时,由银行承担担保函中所规定的付款责任。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公众对银行的这种高度信任,伪造银行保函进行经济诈骗。

  警方建议市民,除了要认真核实开出保函的银行是否有资格外,还要亲自到银行核实保函。不要与被保证人同去,防止犯罪分子事先安排其他同伙共同实施诈骗。如果不便去银行核实,电话咨询一定要由正规的途径查询银行电话。同时还要核对保函上的银行公章,看是否与银行的相符。

责任编辑: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