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5日电 近日,哈医大四院视光门诊挤满了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孩子眼病在假期呈“爆发性”就诊现象。据该门诊主任、硕士生导师郑玲教授介绍,近视、弱视、斜视、远视等各种眼睛疾病发病率在学生中居高不下,特别是近视的发病率已经影响到大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多家长以为,近视有什么要紧呀,戴个眼镜不就完了吗?但问题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哈尔滨市中学生近视率超过全国平均值
最新的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率为26.96%,初中生为53.4%,高中生则超过72%,居世界第二位,人数居世界之首。两年前,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哈尔滨市中学生近视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在1051名被调查者中,有785人患近视,综合近视率高达74.69%。其中被调查的151名初三学生中,有95人患近视,近视率达62.91%,高于全国平均值。被调查的900名高一学生中,患近视的690人,近视率达76.67%,高于全国平均值。《黑龙江青年发展报告》中显示的黑龙江省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情况也与省城调队的调查相似。报告显示,黑龙江省小学生中,眼睛近视的达29.7%,在学龄前和一年级就已经近视的达11.5%,而每上升一个学年,近视率就增长5个以上百分点。哈尔滨被调查中学生中,不近视的学生仅有29.8%。近视的学生中,“17.4%开始于小学,44.6%开始于初中,6.5%开始于高中,甚至有1.8%开始于学龄前。”郑玲教授说,到了大学,学生近视更严重,有近90%的学生戴眼镜。“实际上,近视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常见病之首。”
郑玲认为,眼病小患者增多的原因既与学习负担重、升学考试压力大有关,也与对视力预防、防治措施不当有关。有些学校没有定期的常规视力检查,即使有也是马虎了事;有些家长只顾学业,不重视孩子用眼健康,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视力问题。而暑假时间比较长,家长们给孩子安排的学习比上学还要紧,年复一年,毫无间歇,使孩子用眼过度疲劳,导致眼病的发生。
放假就“上班”,压力是近视高发首因
刚放暑假就参加各种补习班,很多学生自嘲为“上班”族,放假就“上班”这是很多孩子面对的现实。“要是自己选兴趣班,还是不错的,今年暑假我就让妈妈送我去学跆拳道,以前都是奥数、英语之类的辅导班。”哈市某小学四年级的李刚说。读初二的刘琳就没有了李刚这样轻松的暑假,这个暑假,她将在各种补习班之间奔波。“爸妈说现在是关键时刻,所以给我报了四个班,每周一、三上午学数学,每周二、四上午补理化,周六上新概念英语强化训练班。”
“放假了就是脑子不休息,也该让眼睛休息休息。”郑玲主任告诉记者,学习压力是近视高发的首因。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睛也是这样,但由于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太重,眼睛承受了超重的负担,在长期的不堪重负后,眼睛发病就难以避免了。现在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上各种特长班,四五岁就学习握笔写字。人眼睛在5米远以内看东西要不断调焦才能看清物体,只有看5米以外无限远的时候,眼睛才不需要调焦。如果眼睛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中,眼睛的睫状肌就会疲劳而发生痉挛。学校里的每节课40分钟左右,中间要休息10分钟,这对眼睛的健康是一种保证。但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将课间的10分钟给剥夺了,不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这样学生的眼睛就得不到休息。到了初三和高中,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有些学生一个上午都不出教室,这对眼睛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郑玲主任说,营养结构不合理也是近视高发的一个原因。眼睛发育需要均衡的营养,包括多种微量元素。这要求学生的饮食要科学。但现在恰恰相反,孩子偏食的多,喜欢暴饮暴食,喜欢吃很多的冷饮,远远谈不上合理、科学的饮食,生长需要的营养供不上,眼睛发育也受到了影响。学生放暑假,本来是让眼睛休息的好机会,可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补课班,孩子看电视、上网又不加节制,反而让眼睛更累了。
视力下降可以影响几代人
很多家长觉得近视没什么可怕的,“近视了,配副眼镜不就完了吗?”郑玲教授说,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近视会带来一些相关的疾病。比如视网膜脱落、黄斑出血等眼睛疾病,如果严重的话,会造成失明。近视的发生是个渐进的过程,开始的时候不为家长注意。孩子近视了,上课时看不清黑板,注意力便难以集中,思想溜号,有的还表现出多动。时间一长,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学习成绩会很快下滑。家长和老师这时候并不知道成绩下降的真正原因,所以,郑玲主任提醒家长,当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要想到孩子是不是视力出问题了。如果因为视力下降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可能要影响孩子的一生。
郑玲主任在研究近视的发病原因时发现,有些孩子是先天性近视,是父母遗传的。一般来讲,父母是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话,孩子100%近视;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孩子有50%患近视的几率;低度近视(300度以下)和中度近视(300—600度)一般不会遗传给孩子。郑玲主任认为,本着对后代负责的态度,也要保护好孩子的眼睛。一旦发现患了近视,一定要尽早治疗,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 (上接第一版)
配镜机构良莠不齐,乱戴眼镜加速近视发展
“近视不光是个人眼睛健康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郑玲主任说,深圳现在已经行动起来了,对学校的近视实行一票否决,如果学生的近视不能有效控制,老师的评优晋级都将受到影响。郑玲主任认为,家长和老师都要改变观念,要重视近视问题,要有一套保护眼睛的措施。比如在暑假要控制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半小时要活动一下,向远处眺望,使眼睛的结状肌收缩自如,每天看电视或上网控制在1小时之内,并多到户外活动。非要参加补习班的话,也要注意在课间走出教室,让眼睛休息休息。应该尽量控制,不能不加节制地参加各种补习。
对已经患上近视等眼睛疾病的学生来说,暑假也是恢复眼睛明亮的好机会。郑玲主任提醒家长,配眼镜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它首先是一种医疗行为。很多家长并不知晓,随便找一家眼镜店,简单测试一下,配副眼镜就完事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配副不合格的眼镜,会加速近视的发展,最终害的还是孩子。郑玲教授介绍,儿童出现近视时,应首先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睫状肌麻醉(散瞳)下验光,证实为真性近视后才能配镜,并且要综合考虑眼位、矫正视力等情况,根据配镜者的戴镜习惯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更加合理、个性化地对眼镜各项指标进行确定和落实。据郑玲主任介绍,目前我国只有1000名具备视光验镜资质的医务工作者,而黑龙江省有3000多家眼镜店,从业人员达5000人左右,而具备配镜师资格的廖廖无几。郑玲主任讲,正规的医疗配镜,至少有5个以上的步骤,如裸眼视力(远、近视力)、电脑验光、散瞳、剪影、医学综合验光,但一般眼镜店只具备电脑验光,其他的都不具备,不仅在度数上存在误差,且瞳距、镜片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种不合格的眼镜势必影响孩子的视觉质量,且会造成斜弱视、视疲劳等问题。
“让孩子们歇歇小眼睛!”这是所有眼科专家共同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