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揭开黑龙江人的基因秘密
2007-08-05 14:08:18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王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5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研究人员宣布,首次对黑龙江省9019例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了基因分型,发现标本基本涵盖了中国人的HLA基因型。基因被称为人类遗传密码,基因的研究是生物科学界最为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对它的研究被认为将最终揭开人类起源、人类自身的诸多秘密。那么,关于我省居民的基因研究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小小的基因组将告诉我们哪些尚不为人知的秘密呢?2日,记者对哈市红十字中心血站的专家进行了采访。

  基因库犹如一个图书馆

  据哈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副站长赵国庆介绍,从生物学上讲,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就是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

  有关基因的研究是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庞大的程度甚至需要国家间的互相合作,比如前一阵由我国参与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研究。而且,基因的研究几乎是没有尽头的,人类对于基因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对其中任何一个微小部分的研究投入都是很惊人的。“我们所做的基因分型研究就是基因研究的一个分支,具体说又是基因分型研究中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已知人类基因3万个,我们所做的研究只针对其中的三个,即HLA-A、HLA-B、HLA-DRB1。”赵国庆说。

  哈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血研所的主任刘杰告诉记者,为了提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就要找到与宿主器官最相似的器官,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基因分型的研究。简单地说,在医学上它是为器官移植服务的,目的是研究单体的基因特征。然后,当有移植需要的时候,根据基因特征找到最相合的供体,然后进行移植挽救病人的生命。“形象地说,基因库犹如一个图书馆,每个志愿者就是一本书,而基因分型的研究就是为每本书做一个明确能查到其特征的标签。”

  配型如同彩票中奖

  据参与此次研究的专家介绍,HLA这三对基因每一对两个基因又分别来自父系和母系,这样总共是六个基因,这就是经常在器官移植配型的过程中提到的六个位点,再加上每个基因会呈现不同的特点,那么六个位点都能相合的话,真如同彩票中奖。而且,“中奖”之后还不算完,这只是低分辨率的检测,还要进行高分辨率的检测,只有高分辨率的检测相合后,才能保证手术的最终成功。

  正是因为移植手术配型的概率太低,所以人类在掌握了移植手术的技术后,就必须为一些常见的疾病准备供体基因库,比如“中华骨髓库”。

  上个世纪后半期,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的骨髓库建立起来。1992年经卫生部批准,我国拟建立“中国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供者资料检索库”。2001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了建设资料库的工作。截至2007年3月底,全国建立了30个省级分库,可用于为患者检索服务的HLA分型资料55万多份。

  2003年,在哈市输血医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经国家红十字会专家评定,我省建立了HLA基因低分辨检测实验室,成为国家造血干细胞库的一部分。

  基因研究会带给我们什么

  据刘杰介绍,我省大规模的基因分型研究开始于2003年,研究的内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分库汉族捐献者HLA-A、B、DRB1等位基因和单体型频率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广大地区乃至世界其他人种利用黑龙江汉族捐献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

  结果,在黑龙江汉族人群中观察到77个HLA等位基因,发现标本基本涵盖了中国人的HLA基因分型。

  刘杰说,这一结果为全国各地的白血病人更快捷、更准确地在黑龙江省造血干细胞库中找到配型相符的捐献者提供了重要线索。目前,已有130名病人在黑龙江省找到配型,其中17例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这9019份标本,全部来自黑龙江省10余个城市的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结论还显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有可能在中国造血干细胞库黑龙江地区汉族捐献者中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其中,中国人群最容易找到HLA相合供者,其次是日本人和韩国人。”

  那么,基因研究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刘杰认为,至少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好处。

  首先,基因分型的研究对人类学的贡献比较大。搞人类学调查就不必重复选取样本,现有的样本可直接用于研究分析。

  其次,为遗传病的研究治疗提供依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显示,人类已知的50%的疾病的发病都与基因之间存在相关性。对于基因的研究,可以找出病因,并为进行治疗提供依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以直接为恶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配型提供服务。

  据专家介绍,截至2007年3月,黑龙江本地区捐献入库的样本数实际已经达到了24491条。我省居住有46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世居300年以上的民族十余个。下一步他们将对我省少数民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从而探讨中国广大地区甚至世界其他人群利用黑龙江造血干细胞库中相合供者进行移植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