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2日电 11日,2007年国家“973”计划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记者从这次会议上了解到,由我省首席科学家、哈医大校长杨宝峰领衔的“973”重大项目的3000万元经费已经全部到位,49名专家学者将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这个重大项目。
在昨天的启动会上,杨宝峰向参会者介绍了哈医大摘获“973”重大项目的过程。2006年10月15日,“重大心脏疾病发病和防治基础研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杨宝峰与其他参会专家通过激烈的讨论达成共识:我国的心脏病患者逐年增加,国家每年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高达13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我国亟须设立心脏病领域的“973”项目。
7天后,在省科技厅、哈尔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杨宝峰向国家科技部递交了立项建议书。2007年2月,科技部发来通知,支持杨宝峰提出的在心脏病领域设立“973”项目的要求。之后,经过答辩、汇报等多轮申报,哈医大最终摘获“973”项目,杨宝峰校长以首席科学家身份领衔我国重大心脏病发病和防治基础研究项目。
该项目结合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发病特征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病因学、发病机制和防治三方面提出了8个子课题,分为8个课题组,分别由哈医大、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的8名专家学者担任负责人,整个项目共由49名专家学者组成。目前,3000万元科研经费已经全部落实,并按比例分配到了8个课题组。杨宝峰作为领衔的首席科学家,对每个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经费等问题有决定权。两年后,该项目将进行中期评估检查,子项目完成不好者,将被终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