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龙江上半年毒品案件同比下降 形势仍严峻
2007-08-14 13:36:08 来源:中广网  作者:杨沼畔 王英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中广网哈尔滨8月14日消息: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毒品犯罪案件同比有所下降。截止6月30日,全省共立毒品案件1022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其中刑事案件210起,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0%;治安案件812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4%;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479名,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254人,治安案件犯罪嫌疑人810人,强制戒毒398人,缴获杜冷丁12272支,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65.7%;缴获摇头丸1439粒,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5%;缴获海洛因663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00%;缴获冰毒5315.2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2.4%;缴获K粉14154.7克,是去年同期26倍,缴获冰毒片225263粒,是去年同期的4倍。缴获枪支2支,管制刀具21件,缴获毒资83.74万元。

  据公安机关介绍,黑龙江省毒品犯罪人员呈现团伙化犯罪趋势。今年上半年共打掉毒品犯罪团伙11个,跨省区毒品犯罪团伙2个。其中,哈尔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打掉涉毒团伙2个,一次抓获毒品犯罪团伙15人,缴获冰毒3公斤。大庆市公安局打掉涉毒犯罪团伙8个,一次抓获毒品犯罪团伙10人,收缴毒品冰毒片780粒,冰毒400克,毒资3万元。牡丹江宁安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打掉一个7人犯罪团伙,缴获冰毒104.3克,毒资3.7万元以及吸毒工具等。毒品犯罪集团人员的种、制、贩的过程,构成了系列犯罪的链条,只要攻破一点,就可以带出串案和一系列毒品犯罪人员。毒品犯罪活动暴力化趋势明显增强。由于受毒品暴利的驱使,致使毒品犯罪活动由个体走向群体,一些毒品犯罪嫌疑人公开与公安机关较量,这是当前毒品犯罪斗争的一个鲜明特点。从黑龙江省公安机关破获的几起重大毒品犯罪活动看,毒品犯罪分子大都有凶器,随时准备与公安民警对抗。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禁毒大队打掉的林某某等13人特大贩毒团伙,他们这一团伙犯罪人员均为刑事解教人员,平时身上车上都配有尖刀、钢珠枪和仿真枪等。

  毒品犯罪呈系列化发展趋势,手段日趋隐蔽化。从种植、加工、销售、吸食等环节上看,形成了一系列化发展趋势。毒品犯罪群体由内在巨额利益关系构成了密切的内在联系。由于毒品市场发展迅速,毒品消费需求不断膨胀,极大利益的诱惑,刺激了毒品犯罪活动的增涨,产生了利益的诱惑,产、供、销、吸一体化趋势明显。从黑龙江省破获的毒品案件和掌握的毒品犯罪证据看,贩卖毒品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有的把毒品藏在电脑机器中,有的把毒品藏在烟盒和皮箱夹层内。这些都是当前毒品犯罪新的特点。同时,毒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从2007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查获的吸食毒品案件来看,大多数为无业人员,既有黑龙江籍人,也有外省籍人,平均年龄35-40岁。男性吸毒在60%,女性吸毒在40%。这些消费群体的特点,一是聚众成群吸食现象突出;二是青少年和经商者吸毒突出。七台河市公安局连续在3月25日、3月28日、4月2日,破获三起吸食毒品案件,查获吸毒违法人员18人。齐齐哈尔市公安局禁毒支队4月6日在检查娱乐场所中发现夜色练歌广场包房内马某某等8人(4男4女8人均为无业人员)吸食毒品,当场缴获摇头丸、麻谷、“K”粉、冰毒等多种类型毒品。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之间有着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边境口岸地区虽然加大了打击查缉力度,但是中俄毒贩相互勾结,向俄走私摇头丸、麻黄素、冰毒(片剂)的问题仍很突出。去年2月,一俄籍吸毒人员将海洛因走私入境,在绥芬河宾馆扎吸海洛因过量致死。俄方毒贩子也多以经商等身份为掩护,一有时机便“干一把”,有的在过货车辆中夹藏毒品,有的收买俄方过货车辆司机通关,有的在边境线上越关交货。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