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7日日电(记者 高长利) 17日,为期两天的2007森林生态保护(伊春)国际论坛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开幕。来自29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学者170余人围绕森林生态保护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黑龙江省副省长刘学良,省政协副主席迟建福出席开幕式。
2007森林生态保护(伊春)国际论坛的主旨为:坚持以“倡导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森林生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进一步明确当前全面加强森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探讨加强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积极推进森林生态保护全球化。
雷加富致辞时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把森林和林业的特殊重要性再一次鲜明地显现出来,解决好森林问题是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关键。林业已不再被视为一个狭窄封闭的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的产业,林业在全球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广泛影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广泛共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设21世纪生态文明和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林业,投入巨资解决生态问题,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并将林业重点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予以实施。中国各级地方政府也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在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伊春市在实施天保工程的同时,毅然地做出了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采伐的重大战略举措,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在全国起到了重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刘学良表示,黑龙江省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发展一直十分重视,把森林生态的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森林工业作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六大工业基地之一。“十五”期间,全省林业在以生态建设为主,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林业战略转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森林生态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十五”期间,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以及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投资累计近29亿元,共完成造林1827万亩,1163万亩的坡耕地、沙化耕地、低产田和宜林荒山荒地恢复了森林植被。国家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显示,过去5年,黑龙江省林地面积增加了172.37万公顷,森林蓄积增加1.6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到了43.6%,较5年前提高了3.88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的双增加。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大省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开发有序、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建立更加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