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8日电 记者从17日结束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了解到,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讨论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全省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又实现11.9%的增长,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在省社科院抽样调查的10个社会问题中,稳定房价以31.1%的关注比例位居首位。
提交会议审议的《全省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形势喜人;地方工业效益大幅提高。实现利税97.3亿元,其中利润43.9亿元,分别增长42.9%和84.4%;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完成69.1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高于计划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2元,同比增长15.7%,高于计划7.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110.4元,增长17.6%,增幅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初见成效,关停了72.6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火电机组。积极推进松花江流域治理工程,8项工程投入试运行,29项工程开工建设,11项水源地项目科研获国家批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省金融机构不良率持续高居全国前列,导致银行“惧贷”。在各大商业银行开户的近23万户企业,去年只有1万余户取得新的贷款。关注民生,高度重视物价监控。上半年主要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全国为3.2%),涨幅居东北首位,并呈现逐月加大态势(5、6月份分别达到4.8%和6.1%,7月份达到6.7%),给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带来困难。同时,上半年我省商品房平均价格上涨11.9%,在省社科院抽样调查的10个社会问题中,稳定房价以31.1%的关注比例位居首位。因此公共财政要重点解决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