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2日电近期,省内发生的一起银行理财产品诉讼案件,为投资热中的投资者和理财机构揭示了投资理财的风险和责任。
刘先生做了个“日进斗金”梦
三年前,尚志市的刘峰在中国银行尚志支行看到一款外汇理财产品动了心,该产品宣传称具有高额回报。于是,刘峰与银行签订了理财合同,购买了6.8万美元的外汇理财产品。第一年,他收到了回报,此后至今没有收益,不仅没有收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投入的6.8万美元的本金在不断贬值、缩水。
当初,刘峰看到的当地银行系列理财产品“0409B美元日进斗金”型汇聚宝产品的宣传单上许诺,该产品每半年为一个收益日,“资深专家理财,本金安全无忧,收益回报丰厚。”在没能按期看到收益后,刘峰向当地和哈尔滨市工商局反映银行虚假宣传,两级工商部门均认定中国银行尚志支行在产品的营销宣传上,背离和篡改了该银行总行的产品收益设计,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不得进行虚假宣传的规定,并对银行处以20万元罚款。然而,工商部门认为,刘峰与银行签订了“汇聚宝”业务委托协议书,按照约定,该理财产品四年内刘峰不能提前赎回。如入谷底的刘峰不服,到当地法院起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尚志支行,要求银行方面返还其理财本金6.8万美元,并赔偿汇率损失及应得收益。
尚志市法院审理这起案件时,刘峰诉称,银行虚假宣传,让他上了当。银行则辩称,有关“0409B美元日进斗金”理财产品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都对刘峰作了充分说明,与刘峰签订委托协议书都是刘峰真实意愿的流露。
根据双方的陈述和答辩,各自提供的证据,法院认为,银行方面向刘峰销售“0409B美元日进斗金”型汇聚宝产品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以及银行方面是否应当赔偿刘峰由此造成的损失?这成为案件的焦点。
法院审理查明,银行方面在宣传单中承诺:“银行为您提供一个既安全又能实现您外汇资产保值升值的投资理财工具。”而客观上,外汇资产能否保值升值,是由外汇币种权属国家政府或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所决定的,银行方面没有资格作出“外汇资产保值升值”的决定和承诺,至于银行在宣传单中承诺“如果您不想让您的外汇存款吃到很少的利息,那请选择银行每月定期推出的汇聚宝产品”的承诺,是告知刘峰投资汇聚宝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属虚假宣传,并导致了刘峰对汇率和收益率真实情况产生“日进斗金”的重大误解,并且宣传单和产品交易细节两份合同附件,没有明确告知风险指数,没有揭示外币贬值风险。
今年8月,尚志市法院对该案件做出判决,法院认为,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撤销刘峰与被告银行之间的“汇聚宝”业务委托协议书。判决中国银行尚志支行返还刘锋本金6.8万美元,赔偿本金汇率损失人民币37516元,投资收益损失4255.88美元。
理财市场重利轻险风盛
目前省内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许诺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代销各类基金等金融产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银行推出的高回报理财产品,多数是客户无提前赎回权的产品。例如,哈尔滨市一家银行推出的“投资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短期融资”理财产品,购买金额30万元人民币起,银行许诺预期年收益率4.35%~4.48%,其中明确标注:客户无提前赎回权,而银行具有可提前终止本产品的权利。对风险的提示也寥寥无几。
据了解,一些百姓只注重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而忽视了这个投资产品无提前赎回权和相关风险条款,购买了产品后,在急于用钱情况下,在约定投资期内无法提前抽回投资本金。经了解,当前很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方面只是告知:“该产品具有市场风险、波动性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而缺少明确的具体风险指数,一旦发生意外,最终解释权在银行,而投资者无权提前赎回产品权力。
基金市场也是产品繁多。15日,在哈市南岗区一家商业银行内,基金产品列表前咨询者络绎不绝。银行理财师推介着各种代理基金。很多百姓对开放式、封闭式等基金概念不明白,忙得理财师满头大汗。哈市交通银行一位个人金融客户经理介绍,当前很多百姓对各类基金产品投资知识不了解,只考虑能否升值,投资带有明显的快速求富心态,如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不适合老年人投资,但一些老年人只考虑这类基金获利高于其它基金,而忽视了其可能下跌将导致严重亏损的风险。
目前在省内银行合作销售的各类保本增值险种也是许诺给予不菲回报。在哈市银行代理销售的一款万能型寿险产品许诺,日日生息、月月复利,价值锁定,只涨不跌,领取灵活,支取方便。
8月初,在哈市道里区一家商业银行保险产品代理柜台,张贴着一款自称是保险保障和投资理财功能的新一代保险产品大型海报,宣传该产品不仅收益按月结算,另有重重奖励稳定增加账户价值,是加息时代理财好选择。推销人员对客户积极介绍保险产品的回报和保障,引起了很多围观者的浓厚兴趣。
经细致了解,这种产品3万元人民币起点,而且2年内不能支取,只有投资5年以上才能获益,如果提前支取就要支付9%的手续费,并且还有保单管理费、部分提取手续费等费用,有的保险规定,保险公司要按保费的3%收取初始费,每月要从保单个人账户中扣除5元作为保单管理费,每月还要收取风险保险费,费率为个人账户金额的0.1%……投资者要想获得高额回报并不是简单的事。
近期,哈市一位商人在哈市一家银行被储蓄人员推介购买了100万元的分红型保险,然而在急于用钱的情况下,该商人要取出100万元本金,被保险公司方面告知,如果退保,扣除手续费,只能归还90万元现金,面对迅速“被吞”的现金,该商人称当初购买时不知道所买产品是银行代售的保险产品,认为是银行人员误导,但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已经生效。
专家评说多元投资格局下理性理财
针对当前百姓纷纷关注理财投资的情况,哈工大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冯晋对记者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目前我省基本形成了百姓多元化投资格局,股票、基金、外汇、国债、期货、房产等,都成为百姓投资渠道。但我省百姓投资规模、意识和技能方面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首先由于收入少,投资规模相对小,在意识方面存在盲目性,在投资技能方面存在信息不畅,手段、设施落后,例如投资期货交易,我省期货铜的信息明显比上海、北京等地区闭塞。
冯晋认为,市民在投资时不要参与投机性强的产品,前一段时间,很多市民参与炒卖认沽权证,这是很明显的投机行为,结果亏了本。据讲,我国市场的权证发行和上市,是股权分置改革的产物。一些上市公司采取派送权证的方式支付股改对价,破解了这些公司的股改难题,但一些价值很低的认沽权证循环炒卖后,价格节节攀升炒作价格高出其原始价值,“赚钱”效应非常诱人,最终引得旁观者也加入进来,疯狂的交易便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最后出不了手,亏在手中。
冯晋说,当前一些保险产品由于投资时间长、法规界定不明确,有一定不可预知性,百姓投资后能否获得收益,投资者应该树立防范风险意识。对于市场波动比较大的股市,百姓可以分析调研,选择四五支业绩好的股票分散持有,分散风险。百姓对于基金产品可以通过调研数据,关注一些老的基金产品,当前一些基金产品市场价格较低,预计未来有上涨势头,至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也要知道这也是风险,详细签订合同。
今年银监会调整了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QDII产品的定位就是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海外资本市场提供一个桥梁,允许QDII产品投资海外股票的比例达到产品资产的50%,投资海外股票市场的QDII产品,投资者的投资底线是30万元人民币,新的QDII产品如果投资海外股票市场的话,将不再保本,风险将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冯晋认为,QDII是刚刚走入国人视野的一款理财产品,投资者更应谨慎对待。
谈起理财教育,冯晋认为,百姓理财投资应该力所能及,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正确对待盈利和亏损风险,加强自我学习,通过书籍资料,掌握投资产品常识,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投资水平。
(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