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电 精致可爱的“冰娃雪妹”、浓缩哈尔滨“十大名片”的金钥匙,能够带回家的“索菲亚”……在哈尔滨市创新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设计作品展览上,上千件充满地方特色的精美设计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令人意识到原来我们城市的旅游纪念品并不是只有红肠、大列巴和俄罗斯套娃,更加丰富的龙江特色旅游产品正有待开发。
“小雪妹”精巧可爱
厚厚的绣着雪花的棉衣,圆圆头的棉鞋,尖尖的帽子、方方的头巾,蓝色装扮的“冰娃”和红色打扮的“雪妹”在皑皑白雪中正牵着手蹦蹦跳跳地走来。画中的“雪妹”的手中还拿着一根冰糖葫芦,咬一口,哇,酸里透着甜!寒冷的冬天让他们冻红了小脸,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北方民艺馆设计出的这组作为黑龙江“形象大使”的“冰娃雪妹”,让人看了就喜欢。
巴掌大小的作品,却将滑雪爱好者在冰山雪岭中自由飞驰的场景完整地展现出来:一名滑雪者弯着身子,撑着雪杆,身姿矫健,脚下雪花飞扬,整个设计极富动感,仿佛会立刻腾空而出,让参观者真切地体会到冰雪之乐。许多参观的客商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进行开发。
“金钥匙”浓缩城市
一把小小的钥匙,上面竟浓缩了哈尔滨的“十大名片”:展现哈尔滨人民共同抗击洪水的防洪纪念塔、欧陆建筑的经典之作品索菲亚教堂、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有着百年历史的哈尔滨啤酒、哈尔滨冬季运动的一大特色——冬游和美丽神奇的太阳岛等都被雕刻在钥匙上面。钥匙的两端是代表哈尔滨经济和文化的“哈洽会”、“哈夏会”会标,钥身中央雕刻的则是源远流长的松花江河道图,晶莹剔透的雪花则雕刻在钥匙柄上。这把“金钥匙”让所有观看的哈尔滨人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索非亚”能带回家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欧陆风情的代表标志之一,也成了众多设计者竞相表达的主题。一个用麦秸制作的按比例缩小100倍的索菲亚教堂模型,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这栋建筑的风貌。还有人将索菲亚教堂的图案以浮雕的形式做成铜制的看盘,匠心独具。很多市民都想把它们带回家收藏。
“老街余韵”通过将中央大街和景观铜马车进行实物微缩,向人们展示了百年老街的深厚底蕴。一看到这个作品,就让人想到中央大街上厚厚的“面包砖”和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
橡木制成的欧式仿古马车,拉着一个硕大的橡木啤酒桶,让人想到了哈尔滨的名片之一——哈啤。一百多年的历史让哈啤形成了哈尔滨的品牌,更具有了文化内涵。很多设计者都比较青睐哈啤:哈啤听式储蓄罐、啤酒节锡杯、铜制的哈啤小火车打火机以及百年啤酒起子,既有观赏魅力,又具收藏价值。
“十八怪”活灵活现
穿着花棉袄,盘着腿坐在火炕头上,歪着头抽着大烟袋,一个充满民俗味道的东北大姑娘活灵
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东北“十八怪”为题材的泥塑、版画等作品令人忍俊不禁。“快看,快看,这里有‘十八怪’!”一些来参观的市民兴趣十足,小朋友们更是缠着爷爷奶奶给他们讲起了“十八怪”的故事。
蓝花布做的“口袋”,旁边摆放着四个发白的嘎喇哈。这种东北特有的游戏让许多老一辈人不禁产生怀旧之情;皑皑白雪下,一株挂满树挂的老树后,农家小院若隐若显,大红的灯笼让年味愈来愈浓……具有浓郁黑土气息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
龙江货展地域特色
很多前来参观的市民们观看了展出作品后,都是连呼“惊喜”。他们说,这些才是真正的“龙江货”,要赶快将它们推向市场,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黑龙江风采。
到场观评的艺术家们观看了此次作品展后表示,尽管这些作品中部分还略显粗糙,但总体来说,作品立意和表现手法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突破,出现了部分比较成形的作品,如麦秸画、哈尔滨“金钥匙”、桦皮工艺品等,真正展示了黑龙江省的地方特色,实现了地域性和艺术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