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7日电 “松花江水污染应急科技专项”课题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形成我国污染场地应急治理技术体系、提高应急治理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哈工大城市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先进机器人及系统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新建40个科普图书室,使“奔小康科普书屋工程”遍及龙江每个角落。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科技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省科技厅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目标,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区,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3家
继引来大量订单的低耗电智能电热采暖片,日前,哈尔滨沃姆智能电塑有限公司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又研制出了恒温智能电热毯、智能鞋垫等高新技术产品。该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我省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3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68项;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26家,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897项。
哈尔滨高新区设立了开发区自主创新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乐辰科技、兰诺数码、嘉鸿科技等骨干企业发展,并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企业在区内建设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哈尔滨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1.6%;工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20.8%;利税28亿元,同比增长21.7%。大庆国家级高新区通过狠抓项目建设,强化技术创新,扩大招商引资等措施,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21%;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省科技厅安排1000万元产业化专项资金预算项目,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科技企业。积极支持哈尔滨高科技创业中心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安排预算资金200万元,新增8800平方米的孵化面积,专门用于吸引和支持服务外包企业。
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对外合作项目纷纷落户
今年上半年,我省进一步加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力度,对外合作项目纷纷落户省内。年初,省计算中心与韩国空间信息通信株式会社联合,在哈尔滨成立了“中韩科技信息中心”,标志着中韩双方在IT领域的技术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也为中韩合作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两国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5月22日,“中加农产品加工开发合作中心”(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建工程也已正式开工,年底即可试运行。
我省与加拿大艾伯塔省大学科研机构关于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技术、牲畜粪便堆肥处理技术、生物质新材料等的合作项目,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的“中美合作提高黑龙江省奶牛场综合生产水平”项目,经专家论证,新纳入我省“十一五”科技重点项目中。
中加农业生物技术论坛,进一步加深了我省和艾伯塔省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解决两省在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下半年,我省将以对俄科技合作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我省的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我省科技信息网上增设新闻动态、企业信息、项目信息等专栏,集中展示我省的科技合作项目和企业技术需求。
加强区域技术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省创新模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和研究推广中心。为促进“基地”和“中心”健康发展,省科技厅制定了《黑龙江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草案)》。目前,全省在建基地已达21家,在建推广中心6个。
省科技厅还积极加强区域技术联盟合作,在已有的东北技术转移联盟基础上,搭建了与上海、武汉等地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哈尔滨市技术市场办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同筹建了“上海-黑龙江技术转移基地”,两地可通过可视会议系统,进行技术洽谈和项目对接,将极大地促进两地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与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建设黑龙江科技成果转化网。目前我省已形成省(行业部门、院所等)、地、县三级服务网络。并分别与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河南省科技成果网、上海科技信息网、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地建立了信息共享服务体系,真正成为政府引领、多方共建、资源共享、功能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今年上半年全省共认定技术合同736项,成交金额5.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