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日电 320名在哈尔滨街头巷尾收购废品的庆安县大罗镇农民工,每到晚上便到老乡徐文办的收购公司交售废品,兑换现金,并在那里集中食宿。他们都是徐文公司的成员,每人每年纯挣两三万元,多的挣到10万元。当提起徐文,农民连声感叹,他让我们这些“破烂王”有了温暖的家,在城里站住了脚,挣到了钱。像徐文这种整体结队的打工实体,庆安已建起580个,把3.8万农民工纳入整体打工队伍,已占外出打工农民总数的2/3以上。
近几年,这个县外出务工农民迅猛发展,已达到6.8万人,但由于过去无序进入劳务市场,单打独斗的多,上当受骗的多,出力挣不回钱的也多。这种状况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解决好。他们让打工精英组队领带农民工到外埠创业,形成打工规模,整体占领劳务市场。民乐镇农民陈洪波早在8年前到大连双兴批发大市场从事百货批发,生意越做越大。从2003年开始,他带领家乡523人进入双兴市场,办起67家批发公司,搞起玻璃、手机、服装、家具、塑料、装潢等21大类商品批发,年获利1600万元,42名农民工在那里有车有房。
利用先期打工人员在外创办的经济实体为基地,回乡整体招收农民工。这个县有部分打工人员经过艰苦创业,已经在外地建起颇具实力的企业,超过50万元资产的实业已达到260多家。这个县通过走出去拜访、请回来协商等办法,动员他们为家乡父老致富做贡献,带领农民工到外埠发展。大罗镇东山村老村委会主任周学轩10年前带领三兄弟到天津开发区打工,现已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拥有建筑、餐饮、经贸、花卉等产业13处,资产达2000万元。前年,他回乡一次就带出农民378人,去年又带去256人。庆安镇种菜能手杨晓冬带领48名青年农民到俄罗斯种植大棚蔬菜,通过建日光节能温室,种植无公害蔬菜,每人年挣4万多元。这些青年农民到外面闯世界,学到去外国打工经验,今年又有12名青年农民带出7支队伍到国外种植蔬菜。现在,全县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结队打工的农民工,已达7000多人,形成了稳固的劳务市场。
这个县在整体输出劳务人员过程中,注重发挥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县有关部门对他们实行严格有序管理,凡是输出的劳务人员都签订用工合同,确保权益不受侵犯。巨宝山乡温树军担任劳务输出经纪人,3年已结队输出农民工2900多人。他看到吉林延边建筑行业方兴未艾,技工奇缺,自己掏钱请木工、瓦工等技术人员当教师,培训了一大批农民工。经过短期培训,他一次结队带到延边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达800多人,每人月收入都在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