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5日电 4日,黑龙江晨报《限价房圆“夹心层”住房梦》一文刊发后,在哈市市民中引起较大反响。包括部分公务员、教师、企业职员、个体商贩、国企下岗再就业职工等不同职业的市民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现在普通市民家庭即使有机会获得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3万元,要想在市区买到新房也很困难,而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补贴条件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就更买不起商品房了,大家都是“夹心层”。
攒钱10年买房梦断
哈市市政府机关公务员高先生说:“我从参加工作第一次领到工资的那天起,就决定攒钱买房,这是我的一个梦想。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这个梦想离我越来越远……”
高先生今年33岁,现在的住房是结婚后向妻子娘家借的。他在市政府机关工作了10年。10年中,他一共攒了5万元。而按照目前市区3000多元/平方米的房价,他计算过,一套使用面积5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要25万元左右,就算贷款,首付也要7万多元,而以后每月还要有1200多元给银行。自己现在工资每月才1700多元(妻子工资1200元),加上孩子教育、日常生活支出,最少也要每月1500元,所以买房几乎就是泡影。
贷款买房变成房奴
哈市中学教师李女士和丈夫在双方父母的帮助下,今年年初贷款买了一套使用面积70平方米总价30万多元的住房,其中自己首付了10万元,贷款20多万元,分20年还清,月供1500多元,20年本息共计37万多元。
李女士说,自己和丈夫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近4000元,没买房前,她感觉自家里的生活质量还不错,每月全家可以去几次饭店,看几场电影,还可以应付亲朋好友之间的人情往来,可眼下在还贷压力下,平时她几乎不敢逛商场购物,弄得家里经济很紧张。
获得补贴仍买不起
哈市道外区国企下岗再就业职工王先生说,他家在去年10月经过层层审批和摇号中签,终于获得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3万元的补贴资格,当时他全家异常高兴,认为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了。由于当时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他觉得政府不断有房地产调控措施出台,认为房价可能会跌下来,就一直没买房。可现在一看,当初如果买了房,现在至少能省四五万元。目前,他全家每月收入不到2000元,在高房价面前,3万元补贴大大缩水,他觉得买房希望渺茫。
还有一些市民议论说,目前哈市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实行经济适用住房货币化补贴3万元,3万元补贴比起过去买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实物型经济适用住房,已经很不实惠,更何况现有政策下能得到3万元补贴的住房困难家庭比例仍然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