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6日电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哈市老机场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交通堵塞、事故频发,已经成为哈市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据统计,仅上半年,老机场路及周边交通事故死亡就达21人。近日,记者对老机场路现状进行了调查走访。
缺少维护道路破损
老机场路入口在城乡路,由此通往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新机场路修好后,到太平国际机场的车辆不再从此处经过。
记者驱车行驶在老机场路上,发现部分路面破损严重,裂缝、断层、大坑交替出现。而主道与辅道之间的绿化带因缺乏维护,已经破烂不堪,绿化带成了杂草丛。立在绿化带中的路灯大多只剩下光秃秃的灯杆,灯头早已不见踪影。
而在老机场路薛家屯路段,路面破损更为严重,约有1公里的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车辆行驶在上面摇摇晃晃,且要左躲右闪地避让路面上大大小小的“陷阱”。记者的车左右摇摆,就像在跳舞,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坑内,刮伤车辆底盘。
薛家屯居民刘某无奈地说,自从新机场路修好后,这条老路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根本就没人来维修管理。
路被挤占车辆难行
老机场路为主辅双向六车道,但很多路段的辅道已经不能通车——被流动商贩、汽车修理部等占据。在商业集中、距离村屯较近的路段,这种占道现象更加严重。
在机场路老道的新发镇薛家屯路段,由于地处新发镇最繁华地段,商服、学校、信用社等都集中在道路两侧,人流、车辆都十分密集。主道上,型号各异的货车一字排开,车主聚集在一块儿大声说笑着等活儿;辅道上,几十辆各种颜色的“港田”停在那里,盯着附近商店里出来的顾客。主辅道被占据后,车能够通行的路仅有几米宽,加之路面到处是坑包,过往的车辆都是摇摇晃晃地轧着双实线小心通行。
在机场路老道大赵家和小赵家路口附近,烤玉米、卖西瓜、卖蔬菜的车一辆挨着一辆,拉脚的摩托车也挤在这里“凑热闹”,将道路的辅道塞得满满的,场面十分混乱。一些商贩甚至将农用车停在主道上经营,主道两侧的路边都停满了农用车,道路中间仅能通过一辆车。
缺少标识事故频发
记者在走访时观察到,从道里区城乡路老机场路入口到老机场路小赵家道口约10余公里的路途中,与老机场路相交的村屯道口多达10余个,而路面上却没有任何交通标识,这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在老机场路与三姓屯路口交口处,路面上的标识线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路口处既没有斑马线,也没有交通信号灯。过往车辆飞驰通过路口,根本没有减速的迹象,横穿马路的居民往往险象环生。三姓屯的村民李某告诉记者,这个道口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多数是从村子出来的摩托车与机场路上的轿车、货车刮碰或相撞。
同样,在老机场路与姜家屯的交口处也没有任何交通标识。8月30日,大赵家屯的一名男青年驾驶摩托车沿老机场路由东向西行至姜家路口时,摩托车前方的一辆轿车突然转弯,造成摩托车与轿车相撞,男青年受重伤。
小赵家村民赵某告诉记者,老机场路与小赵家道口交汇处没有任何交通标识,导致这里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很高,平均三四天就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由于该路段的路灯大部分已经损坏,到了晚上更容易发生车祸。8月11日21时许,前肖家村民刘某下夜班后,骑摩托车由东向西行至老机场路小赵家蔬菜大棚前路段时,被一辆农用货车撞倒。农用货车逃逸,刘某被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记者在老机场路上走访时发现,虽然路边零星有几个“40公里每小时”、“20公里每小时”的限速标识,但无论是轿车、货车,还是农用车、摩托车,速度都在每小时60公里以上。记者驾车以40公里的时速行驶,不时有车辆鸣笛呼啸超车,瞬间就只剩下个车影。而迎面开来的大货车更是带着轰隆隆的巨响擦身而过,令人胆战心惊。
多个部门疏于管理
老机场路出现这么多问题绝非一日形成,多个部门都对这条路有管理权,但各部门都疏于日常管理。
据了解,老机场路上的商贩、修理部、车辆等发生的占道行为,归道里区城管部门管理;像限速、转弯、路口指示牌等交通标识,应该归哈市道里区交管部门;老机场路是一条省级路,归省级交通部门负责道路维修。但是,这条道路已属于超期服役,12年未进行过大修,而正常公路应该在四五年就大修一次。
据悉,哈市有关部门领导已经意识到老机场路存在的问题,目前正在就解决方案进行具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