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尔滨市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7-09-12 09:01:3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侯秀红 万春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2日电 今年上半年,哈尔滨市纠风工作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和“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方针,紧紧抓住“纠正、建设、评议、改革”4个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纠”为核心,加强监督检查,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治理教育乱收费。有关部门对全市八区十县(市)城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政府投入公用经费落实情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等进行了检查。查处教育乱收费问题17个,涉及金额110.13万元,清退违规收费37.3万元,党纪政纪处分15人。

  ———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检查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及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495家,责令整改125家,取缔无照经营企业41家;依法查处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案件2523件,罚款738万元。查处无照经营、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等违法案件31起,端掉黑窝点7处,收缴罚没款58.26万元。

  ———对农民负担进行监管。对涉农补贴资金落实和使用及教育、农机、农电、农民建房等收费情况进行检查,共检查涉农收费单位1140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90余份,收缴罚没款6.36万元,清退违规资金10.2万元。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141个,涉及金额214万元。

  ———治理公路“三乱”。对京哈、哈同等公路哈尔滨段“绿色通道”及城市出入口等重点路段加大监控力度,明察暗访行程3万余公里,纠正和查处以罚代纠、以罚代管、只罚不纠等问题19个,查办“三乱”案件8起,处理违纪人员19人。

  以“建”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规范工作程序和行政行为

  哈尔滨市建立完善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组)工作制度》、《医疗机构执业信息公示制度》等涉及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管理、护理、药事、检验、财务物价等8个方面21项制度规定,并组成督查组,深入14家医疗单位,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治理公路“三乱”信访举报查办快速反应机制实施意见》,建立治理公路“三乱”信访举报快速反应机制,设立夜间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畅通。各区、县(市)在本辖区主要道路上的省际、市际交界处设置统一规划的公告牌,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涉农、涉企收费进行了全面清理,明确了涉农收费共涉及13个部门、42个收费项目、184个收费标准;涉企收费共涉及26个部门、88个收费项目、8020个收费标准。对全市67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进行清理,撤销65项,并采取边清边建的办法,建立起相关的制度,用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以“评”为载体,注重质量效率,着力提高参评部门服务意识和水平

  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和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评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将评议内容与营造“五个良好环境”工作、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公开办事程序、标准、时限等具有约束力和诚信度的制度、办法。上半年,各参评部门共出台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1482条,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5987件。

  为进一步提升各参评部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纠风办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市交通局及时对公交汽车9条线路进行了调整延伸,增加公交线路长度29.1公里,新开辟23条农村客运线路,解决了十几万人出行难问题;电业系统与困难社区结对子进行帮扶,免费安装小区的电力配套设施;市农委、发改委与市商业银行联合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为农民出国务工解决了出国保证金难题;市经委为企业争取省技改项目贴息1905万元,技改项目专项资金3350万元,解决问题200余个;市建委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力度,上半年清欠1.95亿元,切实维护建筑施工企业合法权益。

  以“改”为保障,坚持探索创新,着力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实行政务公开、阳光工程,着力解决权力运行透明度不高的问题。哈尔滨市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环保、公交等公共服务部门和单位,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并将公开和宣传的重心向基层延伸,开展了价格进万家活动。设立完善涉农价格公示榜2547块,印发涉农行政事业收费公告5000张,做到村村户户有价格收费公示栏、《涉农收费明白卡》;在市政府网站公布了现行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标准,向企业下发了30000册《涉企行政事业收费明白册》;将两万多份《价格消费服务指南》、价格维权宣传挂图发送张贴到5000个社区和楼道;印制了100万册《居民消费价格指南》,全部发放到居民手中,大大拓宽了群众的知情渠道。

  以“行风热线”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栏目策划、反映问题落实、信息反馈等工作规程。截至目前,“环境与行风热线”节目受理群众反映问题601个,办结579个,办结率96.3%。

  进一步完善纠风工作信访制度,确保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上半年,市纠风办共受理信访举报26件,对查实的问题已下达了纠风建议书,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