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期待本性回归 哈尔滨市享受经济适用房家庭不到2000个
2007-09-12 11:20: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丽丽 高天赋 吴利红 陈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005年6月,一位拿到经济适用房资格审批表的市民笑逐颜开。

 

  东北网9月12日电 2005年,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考虑了低收入家庭的实际情况、规定具体明晰、可操作性强,而深受广大低收入家庭欢迎。最近出台的国发〔2007〕24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两年前,哈市规划了6个经济适用房项目,然而时至今日,这六个项目有三个还未开工,只提供了1106套房子,加上现金补贴的732户,两年来,总共享受经济适用房优惠的哈尔滨低收入家庭不到2000个,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可以说,目前经济适用住房供给成了“杯水车薪”的态势。

  攒钱追不上飞涨的房价

  2002年,市民王小姐和丈夫大学毕业后一起来到哈尔滨。2005年秋准备结婚时,俩人积蓄加起来才两万块钱,相中了一套使用面积40多平方米、价格16万左右的房子。按照三成首付计算,5万块钱才能住进新房,由于条件所限,俩人决定一边攒钱一边看房,等攒够了首付再买房。

  2006年,俩人终于攒下了五万块钱,应该够付首付了。哪知,这时40多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房子已涨到20多万了,还是买不起。于是他们就暂住在单位宿舍一间10平方米的筒子楼里。如今又过了一年,俩人的积蓄有六万多了,但是原来他们看好的那个地段,40多平方米的房子已经差不多25万多了,俩人还是买不起。

  2005年底,身边朋友告诉王小姐,当年8月份摇号的泰山家园是经济适用房,又好又便宜,她可以申请购买。有了经济适用房购买资格的王小姐,从此天天盼有新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开盘。但是直到2006年年底,征仪路花园小区,对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的市民发售,但这个小区离单位太远,左思右想,王小姐最后没买。

  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哈尔滨房价又涨得很多,王小姐很后悔,因为那是唯一一次买的起的机会,但是她放弃了。

  王小姐现在特别希望哈尔滨市政府能有新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推出,王小姐说,这次只要有机会,她一定不会错过。据了解,像王小姐有这样需求的市民不在少数,但是,因为哈市的经济适用住房可供选买的房子太少,对其只能是一声叹息:经济适用住房在哪里?


  利民政策执行中走了样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曾燕南说,本埠的经济适用住房改革也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风雨兼程地走了十年,经历了许多曲折,走了一些弯路。

  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然而2003年8月,由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出台,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被改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2003年,中国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总投资为600亿,只占当年房地产投资的6%。而经济适用房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疏于监管,放任开发商自行其事,房屋定价随意,对购买对象审查把关不严,致使政府的优惠政策很难真正落实到中低收入家庭。

  房改10年,哈尔滨经济适用房屋政策也一直仅仅围绕国家政策,经历也与其他城市相差不多,先是利用经济适用房政策解决了一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改造棚户区过程也作出了贡献,但经济适用房的政策越走越偏,到2002年左右,哈尔滨经济适用房屋和商品房在购买条件、户型、价格、地点上已经没什么大的差别,只是房屋产权证上标注的房屋性质有所差别,还有一个差别就是在房屋使用年限上,经济适用房是60年,商品房是70年。而且,在哈购买15万以上的商品房可以落哈市户口,但经济适用房不能。

  2003年的一个案例,足以证明当时在哈尔滨房产市场上,对购买经济适用房是没有身份限制的,也可以证明,在老百姓心目中,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主要差别是是否可以落户,而不是包括价格在内的其他因素。庞大妈是吉林省榆树市农村户口,得知哈尔滨市出台“外地人购买价值超过15万元的商品房可落哈市户口”的政策后,为给在南方当兵的儿子谋得城市户口,便卖掉农村的房产在哈市买房子,结果买了房办理产权证时,才知她自己买的是经济适用房不能落户,于是庞大妈还为此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由于一些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运作不透明,百姓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性质的房子,一些开发商打着经济适用房的旗号降低开发成本,牟取更大利益。这项利民措施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成为近年来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惠及大众,尚需时日

  就在经济适用房政策越来越令人感到失望时,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措施。2005年6月,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定》,《规定》中提出了一些硬性要求,如购买者必须是符合“年收入在4万元(含4万元)以下的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企业退休的建国前入伍的老军人等条件之一的”才可以申购,而且,申购者条件要在报上和小区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这些限定条款,都是从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出发,深受哈尔滨中低收入家庭的欢迎。同年,哈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六个经济适用房屋项目:泰山家园小区、征仪路花园小区、工农小区、育林小区、东山小区、香木小区。

  据相关媒体报道,自2005年6月24日,哈市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批工作启动,截至8月4日,共有2.3万个家庭领取了审批表,审批中心受理申请8349份,最终有7836户具备购买资格。之后,哈尔滨市区的经济适用房屋购买资格审批一直没停。今年9月6日,记者向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了解目前的审批数字,但遭到了哈尔滨市房产局的婉拒,称因为24号文件的出台,哈尔滨市正在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个数字不便透露。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称,到去年年底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并获资格的差不多有两万户以上。

  记者了解到目前6处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开工建设情况:泰山家园于当年秋天完工,共提供销售房屋540套;征仪路花园小区一期于2006年年底完工,向军转干部发售之后,剩余的476套现房面向获得资格的市民销售,但由于以大户型为主,很多急需解决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并未购买。上述1106套房子也是2005年哈尔滨自实行经济适用房摇号政策以来到目前为止,所能提供给低收入家庭的全部经济适用房。2005年确定的第三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工农小区日前也已经竣工,总计提供700套左右的住房,但其中一半左右将解决回迁户的住房问题。而东山、育林、香木三个小区,到目前为止仍未开工。具体原因是什么,有关方面也讳莫如深。

  2006年3月,哈尔滨市政府出台的《哈尔滨市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购房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补贴3万元;而现金补贴也只是在2006年9月28日发放一批,通过摇号确定了732户,首批可每户领取3万元补贴资金的,之后没再进行。由于现金补贴要求条件比较高,而哈尔滨房价又一直在快速上涨,更多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资格的低收入家庭还是倾向于购买由政府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房。但从目前来看,要实现这个愿望,他们肯定还要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

  延伸阅读

  青岛力保经济房价不高于去年

  青岛市市长表示,今年,青岛把保持经济适用房价格稳定作为工作目标,力求更好地发挥经济适用房保障作用,让更多低收入家庭享受到这项政策。青岛今年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不断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要控制拆迁安置补偿成本。全面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各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年内经济适用房平均销售价格不高于上年。

  1998年以来,通过经济适用房建设,青岛市政府已为1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武汉对经济房项目“限时开工”

  武汉市宣布:开发商承建的所有经济适用房项目必须“限时开工”,政府部门也将通过设立住房保障中心等方式,为经济适用房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据悉,武汉市将通过“限时开工”的方式,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上市的速度。今年开建29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全部要年内开工。去年已下达计划但尚未开工的7个项目共139万平方米,也必须开工。2007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和用地计划下达后,开发建设单位逾期未到规划、国土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登记的,视作自动放弃。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年未开工的,其承建资格自动取消。

  名词解释经济适用房

  是指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宅价格相对于市场价格比较适中,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筑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非建筑标准。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修建的普通住房,这类住宅因减免了工程报建中的部分费用,其成本略低于普通商品房,故又称为经济适用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