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0日电 近日,在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组织评选的全省“百名和谐之星”中,8路公交车乘务员郝传晶高票当选,成为全省公交系统惟一的入选者。
说她平凡,是因为她16年来始终耕耘在平凡的公交一线岗位上;说她可敬,不是因为她曾获得的省市特等劳模、优秀共产党员,乃至省内公交系统唯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和光环,而是因为她对公交岗位和乘客的那份真诚质朴的爱。凭着这份爱,她让10米车厢成为了乘客流动的家。
给公交车扶手穿“棉衣”的第一人
郝传晶爱岗敬业,为了让8180号车厢环境更温馨,她自费装饰美化车厢,并亲手制作“车厢服务袋”,里面针线包、纸巾、交通图等用品一应俱全,还备有晕车药、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的小药箱。
她还设立信息板,预报当日天气情况和电视节目。冬季,车厢里的扶手、座椅都很凉,她发动全家人缝制棉椅垫、座套,并给车扶手穿上“棉外衣”;夏季,车内高温,她自费450多元钱为全车的座椅配置了凉席,而她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00多元。雨天,她备好干抹布及时将座位上的雨水擦干;雪天,她为乘客掸去身上的雪花……
百问不倒的“活地图”
有人说,公交服务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的“名片”。为了让哈尔滨公交车这张名片更亮,郝传晶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为满足乘客特别是外地乘客的问询需要,她业余时间走访公交车沿线的工厂、街道、机关、学校及商服网点,熟记了1000多个沿线单位的地址、电话号码、经营服务项目等,成了乘客的“活地图”。她还一直坚持外语报站和哑语服务。
郝传晶还经常到一些优秀线路和先进包车组学习观摩,并向车队建议成立了优质服务研究小组,交流工作经验、切磋服务技能。如今,在她的带动下,8路公交车队早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优秀服务线路、巾帼文明岗,并涌现出了“9朵金花”,车队创建的“劳模车组”、“雷锋车组”、“文化车组”,都已成为冰城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