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电 日前,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公安部门强力开展对盗抢机动车案件的打击,加上采取多项措施预防犯罪的发生,哈尔滨市“的哥”遇害案件呈连年下降趋势。今年,截止到目前没有发生针对“的哥”的恶性案件,更未发生一起“的哥”被杀案。
据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政委王玉民介绍,2000年至2006年,哈尔滨市发生多起“的哥”被杀案件。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夜班司机缺少防范意识,缺少辨识罪犯的能力。部分车辆防护装置不到位,一些司机出城时不主动登记。王玉民介绍,针对这种情况,刑侦部门开展了打击抢劫出租车财物的专项行动。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公安部门在预防上下工夫。他们提示“的哥”:要注意一个人上车再去接其他人的;注意上车后沉默不语的;注意高价包车去外地与着装不符的;注意去往地点不明确的,强化“的哥”的识别能力。
王玉民介绍,抢劫出租车的犯罪分子都心狠手辣,司机往往没有反抗的机会。管理部门用这些血案向“的哥”反复宣传,建议安装防护网和防护屏,目前已经有50%的出租车安装了防护装置。王玉民说,自2003年建立了“四门落锁”制度后,出租车被抢案件明显下降。但是也有部分“的哥”麻痹大意,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去年发生的案件中,有3起属于“的哥”没有在出城口登记,结果在外地被抢被杀。管理部门向“的哥”们宣讲这3起血案,告诫“的哥”出城时要主动登记。
此外,有关部门也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刑侦支队配合交警部门,在出城口对可疑人员重点检查,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与此同时,管理部门对“的哥”实行微机化管理。全市103家出租车公司,千台以下的划归所在区的刑警大队登记,千台以上的公司由刑侦支队统一管理。上述举措,也提高了侦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