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无车日”管制路段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空气污染指数降了四成
2007-09-25 15:09:1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王轶慧 张春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5日电 昨天,市环保局公布了“无车日”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数据显示,22日“无车日”当天,哈尔滨市尚志大街临时管控路段的各项空气污染指标明显降低,最高降幅达到四成多。同时,交通噪声状况也明显改善。

  数据:“无车日”污染降低

  为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22日哈尔滨市对尚志大街部分路段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禁止私家小汽车等社会机动车辆通行。9月16日至22日,市环保部门在该路段分别设置了一个空气监测点位和两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昨天“出炉”的监测数据显示,22日“无车日”当天的各项空气污染指标均明显低于16日至21日均值。其中一氧化氮降低0.062毫克/立方米,降幅高达46%;可吸入颗粒物降低0.015毫克/立方米,降幅16%;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也分别降低11%和26%。噪声监测显示,尚志大街国税局监测点位16日至21日的交通噪声监测均值为72.4分贝,超出国家噪声标准2分贝,22日“无车日”当天的监测值为68.4分贝,降至了国标之下。西十三道街监测点位,“无车日”当天噪声值为71.4分贝,降低了3.2分贝。

  环保部门分析,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头号污染物,因此车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该指标。监测数据表明,减少机动车数量能够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物,改善环境质量。

  现状: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然而,一天的“无车日”并不能改变哈市的尾气污染现状。

  统计显示,目前哈尔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2万辆之多,并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等污染物排放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些污染物不但影响环境,也直接危害到百姓健康。

  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的一项调研显示,除了北方特有的煤烟和扬尘污染外,机动车尾气已成为污染哈尔滨市空气的第三大元凶,哈尔滨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的9%来自于汽车尾气。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项报告也指出,在我国的大雾天气中,汽油造成的污染占79%。汽车尾气污染,正在不断地侵蚀我们的蓝天。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正酝酿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立法,以改变目前尾气管理面临的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期待:“无车理念”延续下去

  4万辆小汽车停用,13万人改乘公交车出行……刚刚过去的“无车日”,在冰城掀起了一股绿色出行的热潮,也由此带来了百姓出行的一路顺畅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

  如今,“无车日”过去了,为了共同的生存环境,我们还应做些什么?

  专家指出,开展“无车日”的初衷,并不是让所有的人都放弃驾车,而是鼓励和倡导人们尽可能地减少私家小汽车使用,并选择绿色环保的方式出行。数据显示,同小汽车相比,轻轨、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不但更环保,其能耗也仅是小汽车的6%到10%。来自环保部门的数据也显示,如果哈尔滨市每位汽车拥有者每月少开一天车,每年约可减排污染物近6000吨。为此,哈尔滨市环保和交通部门有关人士指出,为减少尾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无车日”倡导的健康出行的理念应该延续到生活的每一天,成为每位市民的自觉行动。

  采访中,一些市民也表达了自己对“无车”的期待。家住尚志大街附近的市民王影说,“无车日”那天,平日里车声喧嚣的尚志大街变得清净了,走在街上也可以畅快地深呼吸了,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她希望有关部门能把“无车日”期间的好做法和管理力度持续下去,让公交优先的理念实实在在地落实。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