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9月26日消息 9月26日上午,在哈尔滨市政府召开了“消防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共有21个委、办、局主管领导参加。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李世阳支队长通报了全市今年以来的火灾情况,市政府王维绪副市长就如何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做好当前我市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
今年哈尔滨市的火灾起数、死伤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在2006年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又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去年年底前,哈尔滨市25家被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全部整改销案摘牌,今年15家重新挂牌的政府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已经有7家整改完毕摘牌,其余8家正处在限期改正阶段,全市共投入整改资金1500多万元。
2007年以来,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取得了成绩,收到了效果。一是充分发挥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职责,认真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消防验收不合格违法使用建筑工程专项整治、城乡易燃建筑密集区“六清一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270天”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十七大期间消防安全保卫专项行动等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工作。各级领导亲自带队检查消防安全工作45次,组成专项督查组800多个。二是加强了重点时期防火工作,确保春冬季火灾形势稳定。2006年11月至今年3月的冬防期间,哈尔滨市政府成立的6个冬防督查团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分别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对8区、10县(市)的消防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察。尤其在“两节两会”前夕,各级领导亲自带队,频繁开展检查,督促隐患整改工作。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消防安全环境得到彻底改变。
作为“270天”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一部分,全市从2007年7月16日至2007年8月31日开展夏季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市调集公安民警和消防监督干警7000余人在全市集中开展了以排查网吧、歌舞厅、夜总会、洗浴中心、餐馆、旅店、游艺厅、录像厅、影剧院、医院、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为重点的夏季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严厉打击了消防违法行为,确保了全市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和消防安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2007年1月至8月,全市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1472起,警告189人次,罚款个人1278人次,罚款单位811个,累计罚款731.69万元,三停单位309家,行政拘留99人。
会上,王维绪副市长要求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目前,全市消防安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领导干部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将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尤其是有些政府和企业的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很好地处理经济效益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在消防安全上舍不得投入;二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的致灾因素不断增多,历史遗留的“老大难”火灾隐患仍然大量存在,预防和扑救的难度大,火灾发生的几率逐渐增加;三是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及消防装备历史欠帐突出,防控火灾的能力相当薄弱;四是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亟待提高。从目前情况看,广大群众还没有形成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主动监督整改身边火灾隐患的意识。上述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随时都会引发火灾事故,甚至会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影响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王维绪副市长强调各成员单位要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多年来,各部门对消防工作都十分重视,在加强全市消防基础建设、整治火灾隐患、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发改委、建委多年来积极参与城市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规划的编制工作;市财政厅对消防部队的车辆、器材、装备以及营房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市监察局积极参与特大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市气象局定期向消防部门通报火险气象信息;市民政局、市农委协助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的政策规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积极参与消防产品专项打假活动;市广播电视局积极拓展消防宣传渠道,设立专题节目,及时报道消防工作动态,曝光消防违法行为。市安全监管、教育、交通、文化、卫生、人防、旅游等部门多次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有的主管局长已经成为消防方面的行家里手。总之,各个部门都从大局出发,自觉开展消防安全工作,为保持全市火灾形势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王维绪副市长要求各成员单位要更加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紧密结合本行业、本系统的特点,扎实有效地抓好消防安全工作。
最后,王维绪副市长对切实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切实加强“十七大”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保卫工作。二是切实抓好冬季防火工作,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集中整治活动,杜绝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稳定火灾形势。四是加强社区和农村消防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五是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