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经验交流暨现场会(摄影/卢胜利) |
东北网9月27日电(于国君 记者杜筱) 黑龙江省开展生殖健康援助行动两年来,共建立项目点61个,为育龄群众体检、筛查、检测66.1万人次,及早发现宫颈癌等患者并挽救82人的生命。这是记者从9月27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召开的全国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经验交流暨现场会上了解到的。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江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苗霞参加会议。
据介绍,“生殖健康援助行动”是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组织,以计划生育家庭、贫困母亲和其他弱势群体为健康援助对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资源,资助并帮助基层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的援助项目。截止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国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8个省(区、市)的201个县实施,为基层人口计生服务机构提供生殖健康服务设备450台(套),价值6500万元,服务育龄群众达200万人次。
据调查,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患有各种妇科疾病的比例达60%以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4‰-6‰。为已婚育龄妇女解除痛苦、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的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在黑龙江省实施以来,吸引了相关企业参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公益资助活动,带动了政府公共财政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投入;推动了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计卫联手”共同促进群众生殖健康水平提高的新局面;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带来了“以项目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探索了解决制约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展“瓶颈”问题的新思路;取得了民心效益,项目的最大受益者是育龄群众,促进了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甚至挽救了一些育龄妇女的生命,避免了一些缺陷胎儿的出生。
两年来,全省拉动各级财政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投入了约4000万,共建立项目点61个,获得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援助设备146台(套),为育龄群众体检、筛查、检测66.1万人次,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的7.8万人,及早发现宫颈癌等患者并挽救其生命82人,避免缺陷胎儿出生9人,患病群众都得到了及时转诊和治疗,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
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就如何推动生殖健康援助行动进一步发展提出要求,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联合互动,及时解决项目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共同促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事业的发展,对项目运行进行跟踪和指导,客观、准确地评价项目的实施效果,总结项目实施的规律、特点、方法和模式,建立以产业促进事业、以事业带动产业的长效机制。
黑龙江省制定的“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实施规划分5个阶段运行,2005年为项目试点,2006年为推进项目试点,2007年为提高项目运作,2008年为项目全面实施,2009年到2010年为巩固项目成果、保障项目持续发展,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完善机制、总结评估、巩固成果等步骤,确保“生殖健康援助行动”在我省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