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7日电 一具剥去皮肤的完整人体在茵茵绿草中舒展双臂、展现出阳刚之美;一个因长期吸烟而形成黑洞的真肺标本布满癌细胞;因孕妇吸毒或受环境污染产下的畸形胎儿……皮肤包裹之下的躯体是什么样的?人类又是怎样从一个受精卵经过10个月逐步发育成个体的?一场以“尊重科学、关注健康、认识自我、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探寻生命的奥秘——大型人体塑化标本展”25日在哈市科学宫正式布展。9月28日至10月7日期间,哈市市民将有幸与15件真人体塑化标本和200件真人体器官标本“面对面”。
走进“人体塑化标本展”展厅,记者看到15件整个人体标本,他们或站立、或坐卧、或行走、或飞奔,每一件经过塑化处理的人体标本都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人体在不同运动情况下的各种形态。而透过肝、胆、肾、胃、食道、五官、肌肉、精神线、肌腱骨骼及身体各部位被解剖出来的200件器官、内脏和图文并茂地解释,参观者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器官在不同病变情况下的不同症状,以及医疗手术的一些做法等。
在布展现场,记者发现传说中很“恐怖”的展览,结果出乎意料:剥去皮肤的完整人体标本被制作成工作、运动等造型,展示出完整的运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等结构,造型很优美。据了解,人体塑化标本展览曾先后在德国、英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地区巡回展览,参观者超过2000多万。此次科普展览由哈市科学宫主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协办,展览物品采用目前国际上新兴的先进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塑化技术。人体塑化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德国的哈根斯博士发明的。
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塑化技术过程是将标本解剖后脱去水分和脂肪,在真空的条件下将一种称为硅橡胶的物质浸入到标本的各个组织,用来代替水分和脂肪,再经过硬化,做成人体塑化标本。塑化技术将真人体处理成为无毒、无味、无害、干燥的标本,展示出完整的人体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组织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病变的标本。无需担心卫生问题,只要不大力动手拧,参观者可以用鼻子闻,动手触摸。在参观过程中,你会感激这些标本让你更直观地了解自己,让你明白该以什么样的健康生活方式来享受美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