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电 金秋时节,在延寿县、汤原县、泰来县、桦川县等县市超级稻高产攻关田,一片片金黄的麦浪摇曳着丰收的喜悦。从中国超级稻专家组对我省超级稻测产现场传来喜讯:我省超级稻创寒地水稻单产新纪录,部分超级稻高产攻关地块亩产已突破800公斤,创我省历史最高水平。中国超级稻专家组认为,在产量水平方面,在同类寒地地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为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提升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引领作用,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开展科技增产攻关,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项目,使我省水稻亩产量屡创新高,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延寿县、汤原县、泰来县、桦川县等县市超级稻示范推广面积已达到550万亩。
9月24日-27日,我省农委聘请并组织中国超级稻专家组、省水稻专家测产验收组,对我省承担的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东北超级稻粳稻推广产学研结合模式示范项目和省农垦总局水稻大面积高产攻关等项目进行测产验收。专家组在延寿县对省农科院的龙稻5号的测产结果为802.1公斤/亩;省水稻专家测产验收组在汤原、泰来县对省农科院的龙粳14、松粳9超级稻品种进行测产,结果分别为840公斤/亩、817公斤/亩;在省农垦总局水稻大面积高产攻关田,推广品种的空育131、垦稻12、垦鉴稻6,产量都超过计划指标700公斤/亩;在建三江农场空育131的验收产量在900公斤/亩左右。
近几年,我省在播种面积略有增加的情况下,全省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增产,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功不可没。今年超级稻单产实现历史突破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超级稻专家组认为,寒地水稻现已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新的重要生长点,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人员在育种、栽培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了寒地水稻科学,闯出了寒地超级稻的新路子。目前,我省经农业部审定的龙稻5、龙粳14、松粳9、龙粳18超级稻四个品种均由省农科院选育。
关键词:超级稻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世界无论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其产量均出现了徘徊。1981年,日本最早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1994年,国际水稻研究所通报了该所育成的“新株型稻”,新闻传媒以“超级稻将有助于多养活近5亿人口”为题进行报道,从而引起了世界各产稻国的极大关注,“超级稻”这一名称也因此传遍全球。
“中国超级稻研究”是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业部重大科技项目。1997年4月,农业部科教司与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在沈阳主持召开了“中国超级稻”专家委员会成立暨“中国超级稻”项目评审会议,决定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等11个教学和科研单位参加该项目,拉开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