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不带“电”就睡不着 “垃圾睡眠”折磨上学郎
2007-09-30 09:18:4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30日电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对哈尔滨市8-16岁青少年的一项睡眠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学生有过听课和写作业时“打瞌睡”的情况,而43.1%的学生常常有“身体疲乏”的感觉。在调查中,52.1%的孩子说:“如果有空闲时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睡一觉!”

  据了解,除了沉重的课业负担让青少年普遍睡眠不足外,青少年缺乏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青少年们沉迷于电子视听娱乐设备,导致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质量欠佳,专家将这种不良的睡眠现象称之为“垃圾睡眠”,而“垃圾睡眠”与“垃圾食品”一样,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成因。专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将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如眼睛疲惫、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血压异常、思考能力减退、免疫功能低下等。因此,足够的睡眠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尤其重要。为此,专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莫让睡眠问题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

  不带“电”就睡不着

  手机、MP3、掌上游戏机被称为“电子三大件”,这三大件在中小学生中已非常普及。记者近日走访了哈尔滨市各大医院的神经内科发现,开学不久,由于假期生活不规律而来就诊的失眠或是精神不振的小患者增加了许多,而在就诊的患者中90%的学生卧室内都至少会有“电子三大件”里的一种,有些中学生则是三件俱全,其中27%的学生还拥有网上聊天使用的QQ号码。

  孩子迷恋深夜的电视剧,连睡觉都要电视声音当“背景音”,哈市某中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对此头疼不已。她说:“我女儿就爱看晚上10点多才放的韩剧,连睡觉也要开着电视,说不这样睡不着。”而刘女士则对儿子的上网聊天犯愁,晚上9点半以后还经常和同学上网聊天,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借口是“交流功课”,结果儿子总是睡眠不足。“你快给我上床睡觉”都成了她的口头禅,每天晚上都要说上10次以上。听音乐本来可以放松情绪,帮助睡眠,可是这竟成了多名家长的苦恼。哈尔滨市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家长赵某说:“好几次我都发现儿子耳朵里塞着MP3的耳机睡着了,原来以为他是听英语呢,有一天他睡着后我帮他摘下耳机听了听,竟是些节奏感特别强的流行歌曲,这样怎么可能睡好觉啊。”

  哈医大四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张卓伯博士表示,卧室里的电脑、电视机和MP3播放器等电器,令“垃圾睡眠”问题愈发严重。孩子如果听着或是看着上述的电器睡觉后,可以使部分脑细胞仍然处于兴奋状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另外,现在的家长比上一辈“宽容”,往往不能严格贯彻“关灯睡觉”的要求。张卓伯表示,“垃圾睡眠”还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因为缺少睡眠会改变人体的荷尔蒙分泌,使得人体为了增加能量而提高对糖和高脂肪食品的需求。此外,睡眠问题还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甲状腺出现毛病甚至抑郁等问题的出现。

  多数上学郎睡不够也睡不好

  好的睡眠不仅取决于时间,睡眠质量也很重要。我国有关学生健康和卫生的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然而最新的统计资料却表明,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9小时,其中不足10小时的占66.6%,7%的小学生还不足8小时。中学生平均每天睡眠也只能达到7.88小时,不足9小时的占77.1%。对于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与学习有关,选择“作业太多”的最多,占49.5%;“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占24.4%;“校外学习”占13.4%;“家教补习”占6.7%。张卓伯指出,在学习等问题的压力下,孩子的睡眠质量也出现了一定问题。调查显示,孩子们晚上“很难入睡”的比例竟然高达23.5%,还有16.8%“夜里做梦特别多”,18%“没什么原因就是睡不着”,也就是说,在本来就不足的睡眠时间里,孩子们的睡眠质量并不高。

  张卓伯指出,根据近几年的医院就诊情况分析,哈尔滨市9-18岁中学生睡眠质量不满意度较高,以入睡时间晚、睡眠时间偏少最为突出,睡眠不佳已经影响了日间活动。据了解,60%以上的学生表示,每天早上被父母或闹钟叫醒时,仍然感觉十分困倦。“每天都有那么几个上课睡觉的,哈欠连连、精神萎靡困顿的就更多了。”哈市某中学的一位教师说。15%的学生承认自己每周至少有一次会在上课时睡觉。

  “垃圾睡眠”与“垃圾食品”同样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对数码时代的少年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应该像对待少儿沉溺于垃圾食品那样警觉。而家长们仅关注“垃圾食品”对孩子健康的影响,而很少考虑各种高科技产品同样会带来健康隐患。张卓伯认为,睡眠不足能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还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发育以及心理状态,甚至造成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此外,睡眠还会影响到大脑和身体器官的发育,长期的“垃圾睡眠”能导致视神经及脊椎发育异常。

  此外,“垃圾睡眠”不仅会带给孩子身体上的疾病,心理上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记者从市第一专科医院了解到,由于孩子晚上睡眠质量不高,导致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出现问题的少年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这部分“问题孩子”往往变得沉闷、不爱说话,总想让自己与世隔绝。据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介绍,“垃圾睡眠”带来很多负面情绪,如压抑、焦虑、急躁、兴趣不广泛等。张聪沛建议青少年家长,应该向子女灌输睡眠重要性意识,严格督促子女按时睡觉,保证孩子睡觉时关掉所有的电器。

  睡个好觉要先清理“垃圾”

  对于一些学生要看电视或听故事等才能入睡的习惯,张卓伯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条件反射,有人常年养成了这种习惯,不管电视节目有没有意思,他只有看电视才能被诱导入睡。而这种习惯应该逐渐纠正过来。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本身具有的自动关机功能,一到设定的时间电视就自动断开电源。告诉孩子,上床睡觉就是睡觉,不要再干其他和睡眠无关的事情。对于喜欢戴着耳机睡觉的孩子,张卓伯建议,家长可让孩子在MP3里存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轻音乐。孩子的房间尽量不要装电话、电视和电脑,孩子的手机也要定时关机,让他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除了睡觉无事可干。同时,在睡前半小时,让孩子不要做与睡眠无关的事,也不要看一些会使孩子大脑细胞兴奋的电视节目、书籍等。

  张卓伯说,关键要让孩子记住:青春期养成的习惯往往会成为一生的习惯,因此,一个好的睡眠习惯会让你一生受益。岳金凤本报记者赵琳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