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新环境,老虎还得有个适应的过程。 现场的游客先睹为快。 叉车出动。 迈步进门。(摄影姚凡)
东北网10月1日电 昨天下午,9月26日下午从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启程、千里迢迢赶来的15只东北虎,在四天四夜内走过了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经过长达90多个小时的旅途,终于到达了厦门,住进了海沧动物园,并将长住在此。据悉,这是福建省最大规模引进东北虎。
和东北虎同行的还有一只非洲雄狮。海沧动物园的孟总说,欢迎单位或个人来认养它们。
【现场】
“坐骑”是17米长的拖车
昨日下午1时,长达17米的拖车开到了海沧动物园的大门口。昨晚7时左右,15只东北虎与1只非洲狮全部住进了“新家”。这15只老虎包括10只3岁以上的成年虎与5只1岁左右的幼虎,成年虎中有3公7母。
拖车停在海沧动物园门口时,从车上覆盖着的帘后传出了几声低吼,吓得周围的人都倒退一步。“这些老虎都闷了四天了,变得很敏感,车子一停下就会有反应,一会看到人、看到闪光灯,它们会叫得更大声。”随车来的饲养员小林说,果然,帘布揭开,吼声像是会传染一样,此起彼伏,连成了一片。
工作人员手拿麻醉枪守在笼旁
整个卸笼过程,两位工作人员拿麻醉枪守候在旁。“这是防着老虎跑出来伤人的。最好是别用上。”一位工作人员笑着说。幸好,整个过程很顺利。
卸笼时,叉车司机要操纵铲牙插进笼顶的挂钩,把笼子一个一个挂在铲牙上吊到地上来。当铲牙准确地插在笼顶的挂钩时,老虎发出了一声巨大的啸声,如同炸雷一样,把司机身子吓得猛缩了一下,手也一下脱离了方向盘。“老虎和我面对面,距离还不到1米,就隔了栏杆和网。”司机心里仍有些毛毛的。
笼口洞开,老虎却趴着一动不动
小货车把装着老虎的笼子运到了笼舍处。
工作人员把笼口对准了笼舍的惟一入口,然后把笼子的闸门向上一提——顿时笼口洞开。可老虎却窝在笼子的角落一动不动,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工作人员不停地叫,还拍打笼子外壁,老虎这才起身,往前一纵,还没等大家看清楚,它已经蹿进了笼舍。
【探秘】
老虎找家要循着自己尿味
这些东北虎得到今天下午才能去散养区内活动,因为它们还要经过一个认家的过程。
“等它们今天晚上在这里休息一下,吃点食物,明天再出去。”孟总说,这样老虎们才会把这个笼舍认作自己的家,在每天晚上的时候会自己‘回家’。“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里面撒泡尿,循着尿液的味道,就很容易找到家了。”
为了保持东北虎的野性,它们的食物与喂食方式都要与东北相同。饲养员小林说,一般喂食的都是活的鸡鸭羊、小牛犊,扔进散养区里,让老虎捕食。
非洲狮是来“倒插门”的
和东北虎的庞大阵势相比,同行的一只非洲雄狮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它的身份很特殊,是动物园专门为园内三只4岁小母狮找的“老公”,是“倒插门”的“女婿”。孟总说,园里惟一一头公狮是这几只小母狮的父亲,所以才特意对外“招亲”。“狮子的种群里,一夫多妻是常事。”
虎兄弟肩负“传宗接代”重任
10只3岁以上的成年虎中,有3只公虎。这3只公虎是三兄弟。据饲养员小林介绍,这次他们特意挑选了正值壮年的3只老虎兄弟到厦门来,是考虑到它们的适应能力较好。而在这个新环境里,他们还要承担起繁衍后代的重要任务。
“准妈妈”有点胖
编号为344号的母虎显得有点“胖”。“在上路前就怀孕了,预产期是11月。”饲养员小林说,接下来,他们会在这位准妈妈的饲料里加入奶粉加强营养。
【花絮】
吼得越凶,胆子越小
卸笼时,老虎反应不同,有的大声吼,有的很安静。“人有不同的性格,虎也一样。”饲养员小林说,老虎也有胆大胆小之分,“老虎叫是害怕有东西伤害自己,所以叫得越大声,它的胆子其实越小。”小林说,这两只都是幼虎,胆子比较小,如果是成年虎,一般就不会吼叫了。
笼子屡遭老虎“毒手”
9月27日早上,小林做例行检查时,发现笼子的铁丝网被老虎扒出个直径10厘米的大洞。“老虎把前臂从里边伸出来,使劲掏。”小林说,老虎的前臂比人更长、也更有力,带有更大的危险性。
幸而发现得早,小林他们趁半夜老虎睡觉时把缺口补上了,这才松了口气。
虎啸吓坏收费站人员
在浙江地界的一个收费站停车交费的时候,拖车上的老虎突然发出了一声巨吼。当时负责收费的女工作人员吓得脸都白了。她哆哆嗦嗦地问运输车的司机:“后面装的是什么?”司机答:“是老虎!”这名女工作人员显然不相信。这时老虎又吼了一声。这下那名女工作人员彻底相信了,急忙放行。连运输车过路的钱都忘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