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历时50年普查发现:黑龙江省每5名中年人就有1人高血压
2007-10-09 09:07:07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董艳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9日电 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黑龙江省进行了5次高血压病普查,结果不但发现患病率逐年增加,且日趋年轻化,35岁—45岁人群中,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记者昨天从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了解到,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病防治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膳食,健康血压”。

  昨天,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组织全省各地开展了高血压义诊活动,现场测血压、提供义务咨询、指导用药和相关治疗。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哈医大四院、省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在义诊活动中,共接待市民5000余人。

  据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有关专家介绍,高血压存在着“三高”、“三低”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黑龙江省为我国高血压高发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哈医大一院傅世英教授经过历时50年(1958年、1979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5次高血压普查发现:50年发病增长两倍多,且1991年至1999年8年时间里增长速度最快,从13.75%增至25.69%。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且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目前35岁至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22.93%,即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依次仅为48.90%、25.33%和4.32%。

  在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排在首位,其次为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脂肪肝、腹部肥胖、不平衡膳食、缺少运动和精神压力、口服避孕药、父母卒中史、偏头痛等。高血压可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有较高的致残率,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依据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专家建议:低危患者首先应生活方式干预数月,无改善者可考虑开始药物干预;中危患者在强化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如果无效,可由医生决定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对于高危和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应当立即启动降血压药物治疗。不同的人群降压的目标值不同。一般高血压人群:<140/90 mmHg;糖尿病及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30/8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150/90mmHg。

  据专家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药物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尤为重要。关键要抓住四个方面:调节血脂、预防血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抗动脉硬化、用药物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同时,要建立心脏卫生的“四大基石”:即有益于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受烟草侵害的生活方式、规律的体育运动、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