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1日电 今年,新增旱改水田面积147万亩、优质水稻面积达650万亩的农垦建三江分局获得大丰收。进入收获期后,他们每天组织7万多人、6000多台收割机械奋战在秋收一线。据统计,到8日,已完成收获面积达80%以上。
据建三江分局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姜孝义介绍,今年建三江分局创造了我国高纬度高寒地区水稻种植三项历史新纪录:实现连片种植面积最大:650万亩,比去年增加147万亩;产量最高:平均单产580公斤,比去年平均单产提高20公斤;粮食品质最好:二等粮以上比例占71%,三等粮比例占29%。
近年来,农垦建三江分局紧紧围绕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突出抓好水稻种植业,水田面积以每年平均100多万亩的速度递增,粮食产量每年以6亿公斤速度递增。2007年全分局新增水田种植面积147万亩,由去年的503万亩提高到650.3万亩,是历史增幅最大的一年。
年初以来,这个分局大力实施了“种子工程、育壮秧工程、全程机械化工程、农田基础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智能化大棚增温育秧等十大新技术。650万亩水田全部实现了统一供种,优良品种供应率达到100%;推行生产资料统供,氮、磷、钾三大化肥统供率达到85%。新投资1.2亿元完成水利土石方1500万立方米,新建桥涵2000座,生产抗灾能力明显加强;投资上亿元在15个农场开展了土地整理,农田标准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1.2亿元新建烘干塔20处,新建水泥晒场30个,总面积600万平方米;投资3.5亿元更新农机具28840台,水田综合生产机械化率达96%以上;职工科技培训率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建三江今年降水比历年同期少61毫米,分局上下千方百计扩大引江河水、拦截地表水灌溉,提高生产季节水温,促进作物生长。今年又赶上了历史上少有的好天气,1-9月份日照时数达到2165小时,比历年高363.7小时。大于等于10度以上有效积温达到2856.2度,比历年高397.1度,也是有利于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据农业部门测产,2007年全分局种植的650万亩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80公斤,比丰收的去年高20公斤。9月25日,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主任程序等测产专家,在测量完红卫农场第一管理区水稻高产攻关示范户崔文君种的150亩地后宣布,经过实割测产、去水、去杂,“空育131”稻种亩产996.9公斤,创造了我国寒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目前,全分局干部职工干劲十足,预计全分局650万亩水田在10月15日之前可全部收完,实现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