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10月12日电 9月的尼尔基水库秋高气爽。工程建设期间修筑的对外公路、坝下交通桥方便了两岸居民的出行,宽广的水库成为景色优美的风景区。而此时,距离尼尔基水利枢纽第一台发电机组正式发电已经一年零两个月。在此期间,龙江人民期盼多年的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已经逐渐进入角色,开始发挥其防洪、生态等多种作用。
“今年年初至今,尼尔基水库采取兴利调度的方法,加大下泄水量,在入库流量仅为27.2亿立方米的情况下,却下泄水量48.2亿立方米,利用水库库容为下游补水21亿立方米,缓解了嫩江流域抗旱救灾的压力,对确保全年粮食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郑沛溟将水库今年以来的调度管理情况向记者介绍道。
虽然从水库正式发电至今仅短短一年多,但是它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已经开始彰显。2006年秋季,尼尔基水库利用其超大库容蓄水52亿立方米。而这些水在今年成为了嫩江平原工农业生产的“救命水”。4月21日至5月21日,嫩江流域出现重大春旱,应下游要求,水库加大放流,不仅缓解了下游地区春季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用水矛盾,还解决了因水位低造成的松花江航运船舶无法出港、过船闸、过浅滩的难题。进入7月份后,全省旱情持续发展,由于春季放水后上游来水极少,此时,水库自身蓄水量也急剧减少。但是,应下游用水户加大放流的申请,尼尔基水库还是协调东北电网公司,又进一步加大放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农业灌溉压力。郑沛溟告诉记者,“由于嫩江流域今年全年来水总量减少,属于历史特枯年份,再综合考虑当前旱情和长期抗旱的总体形势,目前水库库内还需要存有一定的蓄水量,以便为明年春季农业生产提供水源。”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方法、手段还代表了当今国内水利工程建设的主流趋势。它所采用的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是国内水利系统同类型工程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项目。从工程建设期开始,公司就引进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配备了先进的水情、气象预测设备。而这些现代化的运行管理手段,从尼尔基水库下闸蓄水就已经开始发挥其积极作用。如在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2006年春季放流缓解下游旱情等工作中,系统都准确完成了对水情信息监测、预报,既满足了下游用水,也保证了库区水位的稳定。
在经历了艰苦的建设期后,如今的尼尔基正努力实现工程运行的良性发展。而未来,这座承担着巨大社会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还将继续发挥其在防洪、改善环境和航运等方面的综合社会效益。就像一座巨大的加油站,未来的尼尔基将给松嫩平原的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