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4日电 10月12日,黑龙江省福彩中双色球头奖爆出奇迹——哈尔滨市一彩民单期中出6500万元奖金,此巨额奖金创下了中国内地彩票奖金最高纪录。消息一传出,该彩票点立刻门庭若市,众多彩民带着艳羡的目光蜂拥而至,集体“信心大增,边议论边研究着购买的彩票号码”。
近年来,随着国内彩票业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的大肆宣传,火爆的彩票市场、急剧膨胀的彩民队伍和方兴未艾的彩票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而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冷静地审视彩票热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九成以上人梦想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是多少人的梦想,随着彩票的发行,让一些人尝到了“天上掉下大馅饼”的滋味。火爆的彩票市场使彩民似乎比股民更加忙碌。要想吃红樱桃,先得下地种树。可是,彩票的出现,却把这种看起来再正当不过的道理打了个七零八落:有人随手扔下几个硬币,一不留神就成了百万富翁,彩票激发了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的投机心理,于是,着了迷的彩民们把购买彩票当做“百万富翁的生产线”。据一项对京、沪、粤三城市居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以上人梦想通过中奖一夜暴富,购买彩票前有超过七成的人想的是中奖和娱乐,只有23%的居民想得最多的是善举。
其实,彩票是一种运气成分大于智力和体能成分的游戏。正如一位专业人士所说的:“购买彩票是参与一种游戏,游戏规则确定了中奖机会是随机的,而且中大奖概率比较低。”因此,购买彩票就像你平常买票看电影,参与的过程就是寻找快乐的过程,所不同的是还有可能获得令人心动的奖金,但千万不可沉迷其中。彩票热背后的“不和谐”因素亟待关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彩票逐步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它已成为大众娱乐消遣和热心公益的一种生活方式。截至2007年5月7日,中国福利彩票今年销量已达206.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亿元,增幅达29.4%,为国家筹集福彩公益金71.24亿元。
彩票业在促进公益事业、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今年“邯郸农行5100万元金库资金被窃、4300万元购买体彩排列3”事件的发生,给彩票业的宣传、管理等方面敲响了警钟。
一是购买彩票对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正常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据调查,购买彩票的人群是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个体户、退休老人,而收入较高的机关工作人员只占了极小的比例。在低收入阶层的彩民队伍里,他们希望通过中奖改变自己的人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买了就有一份希望,不买希望都没有”,然而中奖的毕竟是极少数。如果购彩支出超出了其经济承受能力,那就是适得其反。正因为低收入人群的特点,搏一把的心理极为浓厚。
二是少数人的赌博心理越来越强烈。据一些投注站的老板反映,多数彩民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抱着碰碰运气,或奉献一份爱心的心态购买彩票,但也有少数彩民以一种赌博的心态,一次性投入成千上万元购买彩票。前段时间醴陵一位新彩民听朋友介绍倍投组三玩法,五天就损失18万多元。这些彩民怀着“一次暴富”心理买彩票,置工作、生活于不顾,一掷千金,疏淡亲情、友情,希望落空之后又自暴自弃,甚至铤而走险,导演出一幕幕离奇的故事。
三是“博彩综合征”等心理问题在少数彩民身上开始出现。许多人在购买了彩票后,总是以一种过于急切的心态盼着开奖,整日魂不守舍,坐卧不安。更有甚者,明明知道自己的彩票没中,但总是把彩票和每一次的中奖号码保留下来,经常不由自主地再次核对,生怕遗漏了大奖。有的人在屡买不中之后,情绪低落,干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在祁东县洪桥镇就曾发生过一彩民曾某因与百万奖金擦身而过导致精神失常事件。
四是“彩票”走进了校园的现象严重。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要求各彩票销售网点严格遵守“禁止向未满18周岁者出售彩票和支付中奖奖金”的规定,在网点明显位置设立标识,同时要求中小学校周围200米内不得设立彩票投注站点,600米内不得设立彩票专营场所。尽管规定十分具体,但在个别地方,仍有部分学生在购买彩票。
五是“彩票”发行宣传日益“蛊惑”人心。要正确地对待中奖与否的问题。但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存在着误导现象,导致部分人把购买彩票仅看成是一种“低投资、高回报”的赚钱工具。据调查,“投入2元撞500万元大运”、“百万巨奖,现金兑付”、“2元改变自己的命运”等宣传标语时常可以在彩票宣传点看到。
六是“彩票”助长了封建迷信的蔓延。为迎合某些彩民中奖急切的心理,社会上流行起了形形色色的博彩书籍,宣传资料,这些东西充斥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对精神文明建设极为不利。更有甚者,一些自称能预测大奖号码的所谓“大师”、“仙人”,招摇撞骗,助长了封建迷信的蔓延。
彩票是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彩票发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彩票发行部门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热点
关注
近年来,全球彩票业销售额一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到1999年,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彩票,销售额高达1286.4亿美元。美国的销售量为364亿美元;意大利为161亿美元;德国为94亿美元;西班牙为93亿美元;英国为87亿美元;新加坡的人均销售量约合2500元人民币。
彩票,对于政府来讲是一种无任何风险的筹资手段,有些国家称彩票为“微笑纳税”、“无痛税收”,一般将彩票销售的30%~40%作为公益金或国家税收。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也是“功在国家,利在个人”。
彩票折射社会心态
“一夜暴富”的美梦,可能每个人都做过。但是,有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乐和乐和得了。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并不是玩笑,而是目标,是生活的重心。买彩票,中大奖,几乎成了他们的事业。彩票成为他们通往幸福之路的门票。
一张小小的彩票,折射出的却是纷杂的社会百态。
彩票“中奖综合征”
心理专家认为,彩民如果不能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彩票就会产生“中奖综合征”,即在购买了彩票后,总是以一种过于急切的心态盼着开奖,整日魂不守舍,坐卧不安,还会进入强迫状态。明知自己不该这么去想,但就是无法压制住这种想法。
有的彩民,知道自己的彩票没中奖,但总是把彩票和每一次的中奖号码保留下来,经常不由自主地再次核对。另外,有的人在连续几次不中后,情绪低落,干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导致抑郁症。
35岁的张志辉自体彩、福彩以及各种球类彩票发行后,就成了一个“铁杆彩迷”。每期必买,数额一次比一次大。短短一年,花去近3万元。然而却只中过有限的几次小奖。去年12月,他一次性购买了2000注体彩,回家后就一直在幻想中奖后要如何过富裕的生活。第二天开奖后,却只中了5个末等奖,共计25元。当即情绪大乱,大喊大叫,数次冲向阳台,准备跳楼。全家5口人最后只得把他绑了起来。昏睡了半个小时,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竟是“下期还要多买点儿!”
别把玩彩当成赌博
彩票中心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彩民购买彩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把彩票当成一种赌博,买彩票要有一颗平常心。彩票热的冷思考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彩票热”,大有“全民皆彩”之势。有人说,这股“彩票热”将导致彩票经济的产生,各种有关彩票经济的讨论空前热烈。一般认为发展彩票业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融通资金。发展彩票业穴更一般意义上说是博彩业雪,能使政府在必要时可以有效地筹集分散在广大居民手中的“闲散社会资金”,用于发展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和中国体育事业;二、增加税收。全国博彩业每年至少向国家上缴近17亿元的税款,国家因此获得宝贵的社会发展资金;三、增加就业机会。彩票发行系统需要的专职人员及每年抽调的临时人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四、博彩业的发展,会带动印刷业、广告业、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发展彩票应持谨慎态度。其一,从本质来说博彩业不属于生产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实体经济。博彩业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可以有一些税收收入,但从本质上说它并不创造价值,而只是分配价值。
其二,博彩的过度发展容易刺激人的投机心理。博彩从经济学上讲是一种投机行为,尤其彩票更是一种符合概率论的无规律有规则游戏,是以通过偶然性实现以小博大、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牟利活动。
其三、容易加重贫富分化。彩票造就了新的百万富翁,客观上扩大业已存在的社会收入差距,造成了社会财富占有新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