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文化站长》搅热农村文化生活 社会各界座谈侧记
2007-10-16 09:28:5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彩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6日电 题:黑龙江省社会各界座谈《文化站长》侧记

  展示龙江艺术根基

  座谈会上,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赵光远说,《文化站长》能在国家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中作为献礼剧目,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隆重推出,这在我省是首开先河的。而从筹划、拍摄到播出,历时仅用短短7个月的时间,这在央视也是少有的。他说,中央电视台一套面对的是众多实力雄厚的创作单位,《文化站长》能独占鳌头,作为国庆和十七大的献礼片,这本身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此次我省投拍电视剧,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民营影视机构也首次大投入,拿出500万元。全省从上到下都做了很大努力,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另外,以往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剧都是吉林、辽宁占优势,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套路,而《文化站长》摒弃了描写村官的老模式,而是从农村文化站长的角度反映农村文化生活,这些都是首创。这些都反映出我省电视剧创作水平的雄厚根基,也是我省文化边疆大省建设走出的重要一步。

  电视剧主创人员、省广播电台艺术中心总监制王锐在介绍了《文化站长》策划、创作和投拍过程中提到,编剧马成林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多次深入黑龙江广大农村,接触到了一大批热爱文化生活的农民朋友,正是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才使得剧中的各色人物饱满立体。

  龙江制造搅热农村文化

  座谈中,数位来自社会各基层的乡镇文化工作者争相讲述自己观看《文化站长》时的感受,纷纷表示要通过这部剧带动、搅热农村文化生活。剧中“刘宣委”这一形象似乎在现实中有很多原型,五常市拉林镇的“宣委”顾艳茹说,看了《文化站长》非常激动,正契合了当前农村实际文化工作的需要,因此觉得电视剧实际上给自己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的文化站长丁艳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说,看了电视剧并不轻松,深深地理解剧中的管文化,管文化就像一面镜子,让自己看到不足。五常市拉林镇的文化站长刘生还介绍说,为了看《文化站长》他们镇特

  意组织了80多人的秧歌队观看,都希望像剧中那个乡一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阿城市金舍利乡文化干部谭淼鑫听说这个剧好看,赶紧买了碟进行恶补。她说,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越看越觉得有意义,为乡镇文化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思路,对工作很有指导作用。她说,省里下力气打造这部好剧,目的就是引导教育基层群众,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更应该全身心做好这项工作。

  重振龙江电视剧

  座谈会上,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对《文化站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李明明说,很高兴能看到这样一部反映农村文化生活的好剧目,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大众化、平民化、群众性极强。而且抛开了以往农村题材的创作理念,抓住文化站长这个角度,人物性格鲜明,看了感觉很真实。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春盛则用感谢二字表达对电视剧的肯定。他认为通过这部电视剧能引导基层文化工作者对自身工作的认识。黑龙江大学教授张葆成说:黑龙江电视剧打入央视黄金时段,重振龙江电视剧,又打响一炮,可喜可贺!《文化站长》以农村文化建设为题材,契合主旋律。加之剧作的轻喜剧样式,有人气演员的加盟,剧作便有了好看、耐看的先决条件。剧中人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新生活的追求,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以及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挫折与成就,本身就洋溢着奋进的精神。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费守疆认为,由省委牵头打造这部电视剧,说明我们对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视。他说,该剧不是树一个典型,深层的是反映了文化工作在农村所处的地位问题,因此是直视现实的一部作品,创作者也是秉持一个严肃的创作态度。省社会科学院郭淑梅说,创作者敏锐地抓住了当前农村工作的焦点问题,并通过这个电视剧的热播,反映了农村文化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主题立得住;人物塑造和矛盾冲突都非常贴近实际生活,所以普遍受到观众好评。这就是文化创作的根基。

  座谈中,与会人员对《文化站长》所选择的这些活跃在舞台上的广受群众喜爱的一线演员褒扬有加。主要演员表演自然,台词诙谐幽默,让观众在笑过之后产生很多思考。尤其管文化这个艺术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村文化精神和文化信念的写照,同时也是对农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化思考与呼唤。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