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灾年保底 丰年分红 协会让农民大灾之年赚大钱
2007-10-19 15:43:07 来源:东北网—黑河日报  作者:庞波 李秀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9日电  北安市东胜乡东北村农民经济合作协会推出一套土地经营新模式——农户不种地,把土地交给协会。灾年,协会给农户保底限;丰年,农户和协会分红利。此方法,当地人叫“入股经营、分红保底”。今年,凡入股的农户每亩纯剩330元,这还没算务工经商的收入……

  实行人土分离,把农户分散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给协会,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或打工、或经商;协会则把土地集中起来,采用连片种植,品种、技术、管理、生产资料、大型机械作业、收割、销售都统一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秋后算账,亩产低于200斤的,按200斤的收入给农户保底限;高于200斤的,每增加10斤,农户就分红9.5斤、协会分0.5斤。这种分红保底式的经营模式,确确实实让东胜乡东北村的农民发了家、致了富。

  2005年底,按照“三个代表”责任区的要求,东胜乡东北村党支部书记陈云海,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带头创办了农民经济合作协会,入会农户达80多人。协会成立之初,只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几个品种,运营一年,虽赚些“散碎银两”,但很不“解渴”。

  今年春耕时,陈云海凭借多年在外包地的经验,联合了25户会员入股,在本村连片种植了大豆1071亩。这是协会自创办以来,在经营土地上大胆迈出的第一步。这大胆的一步,让许多农户跳出贫穷,迈进了富裕。

  虽然今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但他们信心十足。通过应用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加之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优势,让他们在大灾之年获得了好收成。大豆平均亩产达300斤。按最低市价每斤1.75元计算,每亩毛收入525元,去掉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一切费用,农户每亩纯剩330元。

  农户陈国凡,把自家的35.6亩地交给了协会,他去大连打工,儿子在山东打工,爷俩靠打工挣了1万多元,他家那点地,还收入11748元。

  村民刘宪军,一家三口在胜利林场开“托牛所”,包牛放牧300头, 5个月就把3万元钞票揣进了腰包。协会按他家的18.69亩地,分给他红利6167元。

  会员郑卫春的17.28亩地获纯利5702元,而他在沈司农场包两公顷地,纯收入也在6000元以上。

  据协会统计,今年入股的25户农民仅入股土地收入就达35万元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等好事让街坊四邻、周边村屯的人好生羡慕,纷纷要求加入。一时间,协会“人满为患”。

  协会,地多了,更利于“大家伙”施展本领;村里,人少了,都跑到外边淘金去了。可以预言,明年,脱贫的农户会更多,致富的农家也将更多,协会的发展前景也定会在众人的祈盼中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