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0日电 “嫦娥工程”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已进入倒计时,18日晚,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月球车项目的负责人、副校长邓宗全与大学生们畅谈了“哈工大与嫦娥工程”。据悉,多年来,哈工大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该校许多科研项目应用在与航天有关的各领域、甚至成为关键技术,很多毕业生都已成为中国航天发展的“领军”人物。
据介绍,“嫦娥工程”第一期计划是在2007年之前,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为月球“画像”,并对月球表面的环境、月貌、月形、月球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计划是在2012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研制和发射月面巡视车,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和自动巡察。第三期计划是2017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对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月质和月球化学研究,深化月球和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据悉,作为国内培养航天人才的一流院校,目前,很多从哈工大走出去的毕业生,都已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如“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院士,“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栾恩杰,“绕月探测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原副部长胡世祥,“绕月探测工程”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