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月球车 |
东北网10月21日电 “目前深空探测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有极大的影响,而实施月球探测将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突破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18日,“月球车”项目负责人、哈工大副校长邓宗全在该校基础学部与大一新生激情畅谈了“哈工大与嫦娥工程”。
邓宗全说,深空探测的国际发展趋势为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小行星和彗星探测。而此前哈工大校友、“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所说的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也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据邓宗全介绍,探月工程的第一期计划是在2007年前,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对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月球能源和资源的分布与规律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为月球“画像”获取月球表面“三维”摄像,并对月球表面的环境、月貌、月形、月球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计划则是在2012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研制和发射月面巡视车,在月球上进行探测和自动巡察;第三期计划是在2017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对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月质和月球化学研究,结合月面物质成分的分析数据,深化月球和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作为“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月球车”项目的负责人,邓宗全为大学生讲述了月球探测的基本过程、月球探测器使命轨道的实现、月球的环境因素以及月球环境对探测车和着陆器的影响等。当谈到“哈工大与嫦娥工程”的不解之缘时,邓宗全充满了自豪感,他说,“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院士,“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栾恩杰,“绕月探测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原副部长胡世祥,“绕月探测工程”副总指挥、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这如数家珍的名单无疑说明了哈工大作为航天人才的基地已经同中国航天事业紧密连在一起。“只要航天有任务,我们哈工大就会全力为航天服务。”在与大学生互动问答的环节里,一名大学生问:“您认为,这次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预测的成功率是多少?”邓宗全信心十足地回答:“我认为应当是100%,也希望是这样!”
据悉,“嫦娥工程”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于24日18:05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85米高的3号发射塔起飞,奔往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