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尔滨市中医街52号楼党支部和他们的和谐楼道
2007-10-21 14:59:0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戴刚 孙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1日电 15日一大早,道里区通江街道党工委上红社区党委中医街52号楼道党支部的党员们,早早就将“热烈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标语悬挂在了52号楼道的显眼处。上午9时,党员们准时来到苏国良家集体收看党的十七大开幕式直播,观看完开幕式后,党员们聚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学习讨论。

  中医街52号楼道党支部是哈尔滨市成立的第一个楼道党支部。支部成立以来,党员们在52号楼里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建新型的和谐邻里关系。

  创建绿色楼道,催生党小组成立

  走进中医街52号楼,走廊的揭示板上,贴有党支部16名党员的照片。楼道的走廊里还有很多如:“用火要小心,用电要注意”这样的提示语。踏梯而上,经过粉饰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装饰精美的图画,整个楼道整洁而温馨。支部书记丛茨告诉记者:中医街52号楼道党支部就是通过这种细节服务,将温暖送到每个居民家中。

  用优质贴心的服务凝聚人心,激发党建活力,促进楼道和谐建设,这是52号楼道党支部工作的目标。据通江街道办事处上红社区的战红伟主任介绍,以前,中医街52号楼道是个十分脏乱的楼道,一些居民将自家的废物随意地在楼道里堆放,走廊窗户上的玻璃没有一块是完整的,还有一些人将单元门的入口处当成了公共厕所。邻里之间更是互不相识,很少来往。

  2002年,市委、市政府为了打造生态型园林城市,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创建绿色楼道”的号召。道里区委、区政府以一封公开信的形式号召全区人民行动起来,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中医街52号居民楼的党员苏国良响应号召,自费将走廊里的窗户全部换成了新型的塑钢窗。苏国良的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楼道里其他党员的注意,当时有7名党员聚集到了一起成立了党小组,研究如何将楼道建设得更美。

  很快党小组形成了统一的意见,要借这次“创建绿色楼道”活动带领全体居民彻底改变楼道的环境,改善邻里关系,要将52号居民楼改造成一个环境优美、邻里和睦互相关心的和谐楼道。

  决议形成后,党小组马上召集全体居民开会,让大家为改造楼道各尽所能献计献策。党员们的倡议得到居民们的相应,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快楼道的装修方案确定下来,大批的装修材料也买回来。买来的材料无处存放,只能堆放在紧邻大街的单元门外,为了不让材料丢失,苏国良从单位借来了一辆面包车,停在材料堆旁,自己在面包车里待了两天看守材料。

  不到半个月,52号楼道修休整一新。看着整洁明亮的楼道,居民们都说有了党组织领导就是不一样。

  楼里大事小情不忘“咱是党员”

  楼道整修好以后,怎样把整洁漂亮的环境保持下去成了一个问题。这时居民们想到了楼道里的党小组,于是楼道管委会的责任又落到了7名党员的身上。

  在楼道管委会成立伊始,老党员刘玉良就提出,“一定要改变以往三尺门里像宫殿,三尺门外无人管现象。”经过研究,52号楼制订了《全部楼层及公共楼道轮流值班制度》、《居民文明公约》、《楼道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刘玉良还被大家推举为卫生监督员。

  规章制度制订出来后,居民们积极遵守,楼道里的环境得以保持,大家都以保持楼道卫生为光荣。一天早晨,刘玉良的儿子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要他立刻赶到家里来。这么急为何事?小刘急忙赶回去,原来这一天轮到刘玉良家打扫公共楼道,可是赶上他和老伴身体有些不适。老刘本可以向党小组请假,由别人来替他打扫,但他执意要儿子来替他完成任务。“咱是党员!”老刘说。

  “咱是党员!”这句话是52号楼党员们严格要求家里人的口头语。

  52号楼里一共有16户居民,其中有两户是租住在这里的外地人。起初这两户人家不理解楼道里的规章制度,拒绝打扫公共楼道里的卫生。这两户居民说,“我们花钱是来住房子的,又不是花钱来当义工的。”党员们就轮流去这两户人家做工作,这两户居民被党员们的热情和浓浓的楼道文化所感动,不仅积极打扫公共面积的卫生,还主动参加党小组组织的各种活动,为楼道建设捐钱捐物。

  哈尔滨市第一个楼道党支部致力“和谐楼道”建设

  2006年,由于52号楼里的党员人数增加,上红社区党委按照组织程序帮助其成立了党支部,这也是哈尔滨市党组织建立在楼道里的第一个党支部。

  党支部成立以后,楼道里的居民关系更融洽和谐。一次,一位居民在下楼时发现二楼一户人家的房门没有锁,敲了半天门里面也没人应。这位居民找到了党员苏国良,苏国良分析很可能是这户居民出门时忘记锁门了。苏国良让那位居民看好这户人家的房门,自己到附近的派出所报告,在民警带领下一起进入到这户居民家中。经过勘察发现这户人家没有被盗迹象,苏国良就一直守在这户居民家门口,直到房主人回来。这次事件后,党支部在全楼印发了联系单,将每家每户的联系电话都印在上面,以便互相照应。

  52号楼里的居民大部分是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于是宣传廉政文化就成了党支部的一项主要工作。党员干部们在楼道里竖起一块醒目的“廉政文化格言”宣传板,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还经常告诫家人廉洁自爱。支部书记丛茨的儿媳是医院的大夫,社会上盛行病人为感谢医生送“红包”的风气,丛茨便经常劝儿媳一定不要收病人的“红包”。52号党支部成立两年来,这个楼里的居民没有违纪受处分的。

  在楼道党支部的带领下,“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奉献在楼道”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在社区环境卫生工作中定期开展卫生整治,加强社区绿地的保护。他们还带头参加社区治安防范网络,调解治安纠纷,密切邻里关系。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