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4日电 哈尔滨市教育局近日出台《哈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将以职业测评、职业咨询、职业素质训练、职业岗位实践为手段的职业指导全面纳入中职学校,对中职学校学生实施全程职业指导,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据悉,年底前哈尔滨市中职学校将调整到65所,在校生6万余人。
入学后进行职业潜能评估
据有关人士介绍,《方案》规定,中职一年级为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和发展潜能评估阶段。学校要协同职业测评机构对新生进行性趣、情绪、责任表现、效率特质、合作协调等相关心理能力检测,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学生对自身潜力有明确的认识,自我规划能力有所提高,对情绪的管理与压力的解决有明显的改善。
对中职二年级学生的职业指导具体为:以职业道德教育、勤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主基调,利用主题班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把职业生涯设计作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决策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毕业前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据规定,中职三年级学生将进行岗前系统培训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为:组织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加强与企业、社会的广泛联系,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利用毕业生身边的创业事例和成功案例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拓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突出提高学生求职就业的能力。
弱势群体子女优先提供岗位
《方案》规定,各职业技术学校将积极为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和依法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异地、国(境)外的就业信息,提供择业咨询。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的技能和方法。还将加强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优先帮助其实现优质岗位的就业,或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有力的信息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