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占道洗车成为哈市街头的常见的现象。
东北网10月29日电 哈尔滨市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多万辆,机动车辆的增加为洗车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有各类洗车行1700多家,其中95%没有营业执照,更没有环境评估。洗车行费水、污染环境、占道经营已经成为城市顽疾。
洗车行抢“喝”居民用水
近日,记者走访哈市南岗、道里、香坊区的洗车行发现,洗车行大多存在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占道经营等现象。
记者在哈市南岗区文府街转盘道靠近文瑞街的一侧看到,这里洗车行比较密集。一些洗车工人站在街路边,摇晃着抹布,向过往车辆招揽生意。在文瑞街和文舍街交叉口,几个工人用高压水枪洗车,污水顺着马路流淌。
记者在道里区安发桥下看到,四五个洗车人员坐在桥下,身旁摆放着八九个水桶。一位经常在这里洗车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每天清晨都是洗车的高峰期。由于检查人员没有上班,一些洗车人员便拿着高压水枪洗车,每到这个时候,安发桥下都是湿漉漉的,冬天这里成了“溜冰场”,滑倒了不少行人。
记者在香坊区安埠小区内看到,该居民小区内的3家洗车行,都是由居民楼下的车库改建而成,车库前的人行道路由于长期被车轮碾轧和污水浸泡,变得坑坑洼洼。小区内居民向记者抱怨,这几家洗车行耗水量巨大,自从去年开了洗车行后,楼上居民家经常由于水压不够,上不来水。居民和洗车业主沟通了几次也无济于事。
南岗区铁路街上有10多家洗车行,有时,等待洗车的长途客车随意占道,影响该路段的正常通行。近几年来,哈尔滨市机动车数量不断上升,而机动车清洗行业管理相对落后。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哈尔滨市约有1700余家洗车行,具有固定场所的洗车行仅500多家,办理节水设施审批手续的92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84家,办理用水手续的19家,而办理正规环保评估手续的却只有5家。
管理审批有漏洞
哈尔滨市有多个部门对洗车行有管理和审批职能。比如,供水部门要求洗车行的用水管线必须连接市政管线,与居民用水管线分离;市节水办要求洗车行必须安装循环水设备,防止浪费水资源;环保部门要求洗车行必须办理环评手续;工商部门要求洗车行必须办理营业执照。目前,各部门都按照各自的行业规定对洗车行进行审批和管理,“各自为政”,但没有行业标准规范。
记者从哈市水资源办公室了解到,现在大多数洗车行都在用高压水枪洗车,洗一辆车要用水60~100升。规模较大的洗车行平均一天要洗近百台车,一天的用水量近10吨。哈市现有大小洗车行数千家,每天的用水量相当惊人。
根据《哈尔滨城市节水用水条例》规定,洗车行必须安装节水设备。引进循环水节水洗车设备的洗车行,洗一台车仅需5升水,节水90%以上,但因为安装节水设备价格昂贵,目前哈市安装了节水设备的洗车行还不足百家。
哈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哈市洗车行业是城市水资源浪费大户,按照《哈尔滨城市节水用水条例》规定,洗车行在申请营业执照之前,必须通过水资办审核。但实际上,哈市很多洗车行越过水资源管理机构的验收,直接到工商部门领取执照开业。这样一来,造成了洗车行业的管理失控。
亟待制定行业准入规则
从9月开始,哈尔滨市城管局部署机动车清洗行业清理整顿工作,按照要求,凡从事和拟从事机动车清洗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哈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城市管理局窗口提出从业申请,由哈市城管局召集哈市工商局、环保局、房产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供热办、水务局(哈市节水办)、供排水集团、物业供热集团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查认定,不具备条件的进行整改,达标后,由相关部门统一办理许可,任何部门不得单独发放许可。
但据记者了解,哈市清理整顿工作接近一个月,洗车行业并没有发生大的改观,哈市市区内从事洗车行业的业主到市城管局主动登记的几乎为零。记者在哈市南岗区、香坊区城管局了解到,城管部门居然不知道哪个部门具体负责洗车行业重新登记的事。而一些洗车业主对哈市的相关规定也不了解,更别提如何去登记和验收。哈市清滨路上一洗车业主道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登啥记啊,我们都是小买卖,哪顾得上办理那么多手续呢,洗一台车赚一份钱,如果有人来查了,我们就关门。”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赵庆良认为,洗车行业已经处于混乱的发展局面,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和整合,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行业准入规则,对于不合乎规范的洗车业主坚决取缔,并鼓励和扶持大型连锁洗车行,鼓励从业人员使用中水洗车,节约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