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9日电 25日,党的十七大代表、巴彦县委书记张丽娜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向全县机关干部传达了十七大会议精神。会后,张丽娜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参加十七大的感受,总结了巴彦县近两年的发展成果。
提起参加十七大的感受,张丽娜说,作为来自县级的基层代表,能够参加党的十七大,既感到荣幸、激动,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这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我将不辜负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重托,认真学习、传达和贯彻会议精神,履行好代表的职责和权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工作,加快建设富庶文明和谐的新巴彦。
谈到巴彦县今后发展目标张丽娜说,十七大给代表设立了一个平台,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到许多好做法,获取了不少新信息。例如,我们可以借鉴绥化的农业产业化做法,学习农业县如何向工业化转化的经验。
在新农村建设上,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把构建和谐农村的落脚点放在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上,深入落实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和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等各项惠民政策。
着眼于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扩大优质粮食作物面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巴彦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建设了兴隆金锣生猪加工、远达糠醛、富江酒精、宏恩大鹅加工、天鑫绿色稻米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前,投资3.3亿元的国能巴彦生物发电工程已经破土动工。
全力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2006年投资2000余万元,在巴彦、兴隆两地建设了总占地8.5万平方米的农贸生资大市场,建立农家店114个,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今年又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兴隆镇生猪交易大市场,日交易生猪量由现在的2000头达到5000头以上。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了洼兴农贸大市场。同时,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现已发展到30多个,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协会25个,农民经纪人达5500多人。
近年来,巴彦县形成了以各文化事业单位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屯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为基础,社区文艺宣传队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网络。重点是构建了三大群众文化体系。投资60万元在西集镇建成了省级乡镇综合文化站, 2007年1月面向社会投入使用以来,共开展各种文体活动23次,参加和观看的群众达20余万人次。全县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建起了不同档次的文化大院。现在,全县自发组成的农民文体队伍已发展到200余支,队员1800余人,在推进乡风村风民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