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物业和社区咋撵不走废品收购站?
2007-10-30 14:25:2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郭俊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30日电 依照法规,哈市居住区禁止开办污染环境的废品收购站,然而,许多物业和社区都拿这些“破烂王”没辙——

  小区废品站藏安全隐患

  近年来,哈尔滨市废品回收大军纷纷占据居民小区,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存在着消防和安全隐患。

  记者在哈市闽江小区看到,在泰山路两侧居民楼下各有一个废品收购站,其中一个正在回收废品,三人正在人行路分拣各种废品,车库里塞满了各色废品,车库门前的人行道上堆起了废品山,玻璃碎片和废弃金属零件散落一地。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医街上的废品收购站开在居民区多年,而且隔几天要来大车处理一次收来的废品。

  在道里区中医街副89号,一楼一间敞开的门上写着“废品收购”字样,门的左侧摆放一些旧铝条,右侧堆着旧纸盒等废品。走进废品站,屋里地上摆着成堆的旧纸盒、旧瓶子等杂物,散发着异味。附近居民们说,这家废品收购站搬过来有三四年了,经常在人行道上摆破烂,居民出行不方便,而更让居民担心的是,这些堆在废品收购站里的杂物易引发火情。

  在哈市道外区德胜街50号,一个敞着门的车库门前摆着三四个红色的塑料大桶等,一位工人正在门前收拾废品,车库里堆放着废品。工人有的在过秤,有的在往库里拿废品,不时地发出声响,废品堆散发着浓重的异味。

  今年9月17日,哈市道外区天恒大街258号居民院内一家废品收购站突然起火,哈市太平消防中队经过1个多小时奋战将火扑灭,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哈市道外消防中队消防战士介绍,设在小区内的废品收购站里易燃品堆放不当造成火灾,如发现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有法可依却无法清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住宅小区废品收购站的业主都是租用居民住宅,许多住宅的卧室、厨房里,都堆积着易燃的纸壳子、废旧塑料等,据了解,大多废品收购站都无门牌号,也不挂任何牌子,大部分是无照经营。

  一些小区物业公司反映,这些废品收购站都是租房户,大多数是外地人经营,物业不同意废品收购站在小区经营,但许多废品收购站都通过不同方式办下来临时工商营业执照,他们也没办法。

  依据《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得在居住小区、居民楼、院内开办污染环境的废品收购站及进行污染环境的废品贮存、处置活动。违反本条例规定,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哈市通江街道办事处红星广场社区关主任说,近两年,多位居民向社区反映小区内废品收购站的问题,社区也联合城管等部门找过该废品收购站,但社区没有执法权,因此对废品收购站清理起来非常困难。

  “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不再为设在居民区内的废品收购站办理环保许可证了,可以说,目前在居民区内开设的收购站都没有环保许可证。”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统一治理势在必行

  近年来,废品回收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废品收购人员数量的剧增,从业者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哈尔滨物资回收行业协会流动收购分会副会长李少波介绍,废品回收行业门槛低、没有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如果管理部门监管不力,就容易造成废品收购行业的混乱局面。哈尔滨市正拟在1200个社区建设废品回收亭站,以静态回收取代动态回收,对废品收购行业进行大的整合。

  哈市回收业协会王清海副会长介绍,去年,哈尔滨市被国家商务部列入24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哈尔滨市制定了“三点一线哈尔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计划通过政府拨款、承办单位筹资等方式在全市建设1200个社区绿色回收亭站,这些亭站占地不少于15平方米,外表美观并与社区庭院景观融为一体,对收上来的废品收运、整理、暂存和中转。

  另外,计划建设龙头交易中心,集中收购全市的废旧物资。用这三个“点”将废品回收这个产业链连接起来,不但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将把目前动态的废品收购变成静态收购,杜绝废品收购站扰民的现象。

  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市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起绿色、环保、统一的社区回收站,彻底改变废品回收行业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的状况。

  哈尔滨市南岗区某小区内的废品收购站。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