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电 两年来,李民先后为公益事业捐款600多万元。他说:“这600多万元投入生意上,只不过可以在我存折上多几个数字。可是对于我资助的人来说,他们就有可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让很多人受益的事情。”
李民,是从家乡依兰走出去的闯客,在宁夏白手起家,艰辛创业。如今,他身价过亿,成为宁夏地产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创业致富后回报社会,为当地和家乡依兰的公益事业无偿捐献了600多万元。他现在的身份是宁夏申达建设集团总裁。
1993年,李民离开家乡,与妻儿踏上宁夏的土地。创业之路多艰辛,他依靠2400元贷款起步,事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03年,他涉足建筑业,创办了房地产开发公司,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今年5月,他组建了宁夏申达建设集团,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房屋建筑、建材制品、物业管理和餐饮服务等众多领域,拥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和雄厚的经济实力。2006年末,家乡好友到宁夏看望李民,在交流中李民流露了回乡探望,回报家乡的愿望。
今年初,李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依兰。宏克力镇东跃村是他生长的地方,通乡路的白色路面让他为家乡的变化高兴,而到了村口,泥泞颠簸的土路依然如故。堂叔告诉他,村子正在搞新农村建设,要为老百姓修水泥路,但不知道为什么迟迟没有动工。随行的镇领导向他道出了实情:县里补助的通村路款到位了,但镇村自筹的钱还没有着落。这件事让李民找到了回报家乡的方式。他当场决定无偿捐资260万元,帮助村民修路。
如今,东跃村的新路已经通车了。依兰县长井岗深有感触地说:“李民实心实意地为家乡办了件大好事。一家企业为新农村建设一次捐助这么多资金,依兰还从未有过。”东跃村支部书记徐洪仁告诉记者,“村民们都打心眼里感激李民,真是致富不忘众乡亲啊!”
李民慈善济贫并非偶然。笔者在采访中得知,2006年,李民为宁夏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西轴村无偿赞助260万元用于该村新农村建设。今年初,他又为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马太沟公路建设,无偿提供30吨水泥;为宁夏某预备役工兵团投资3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
2007年6月,李民应邀参加依兰漂流节,当得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时,又决定无偿捐献20万元在家乡建一所希望小学。同时,他还决定要在依兰投资房地产建设项目,建造质优价廉的楼房,为家乡的城市化进程做贡献。
短短的两年中,李民先后为宁夏和家乡的建设捐资600多万元。我们问他为什么不把钱投入自己的事业当中?他的回答很朴实:“从我的企业运行情况看,我这辈子基本上不缺钱花了。这600多万元投入生意上,只不过可以在我存折上多几个数字。可是对于我资助的这些人来说,他们就有可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让很多人受益的事情。”
没有豪言壮语,爱心的奉献,那样的朴素和单纯。但就是在这朴素和单纯中,却展现了这位家乡东北汉子广阔的胸怀,更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和“知恩必报”的美德。
![]() |
图为在第八届依兰漂流节开幕式上,李民(前排左二)捐资20万元建设希望小学。毕景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