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30日电 废旧塑料编织袋回炉加工成米袋、塑料医疗垃圾粉碎后制作生活用品,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就发生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镇。为了探寻塑料医疗垃圾的来源,记者近日对哈市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动物门诊进行走访发现,哈市部分卫生服务站和动物门诊的医疗垃圾随意卖,最终大都流向了团结镇的废旧塑料加工厂。 记者以小诊所经营者的身份来到位于道外区团结镇丰果村的废旧塑料加工厂。据该工厂一名年轻男子介绍,专门有一些人到哈市一些小诊所去收废旧塑料医疗垃圾,然后到他这里卖。一般情况下,注射器是2元左右一斤,输液管和输液瓶要稍贵一些,要看到货才能最后定价钱。 记者以收塑料医疗垃圾为名走访了道外区部分社区诊所和动物门诊,发现一些社区卫生所和动物门诊均违规出售塑料医疗垃圾。在辽河路的红辽社区卫生服务站,一名上了年纪的大夫听明记者来意后,仔细询问了塑料医疗垃圾价格。在得到“每斤3元”的答复后同意做这笔“生意”。该大夫说:“我们站的医疗垃圾量比较大,都给你留着。”次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卫生服务站,一位姓李的中年护士说,以前别人收输液瓶是0.16元一个。随后,李护士为了验证按斤卖合算还是按个卖合算,又让另一位年轻的护士称了10个输液瓶的分量,最后确定按斤卖更合算。李护士随后搬出三个装满注射器、输液管和输液瓶的大纸箱。三个纸箱中的塑料医疗垃圾经称重近30斤,李护士收了记者90元钱后并没有找钱的意思,她说:“这次你亏点,下次多给你点垃圾就勾回来了。”随后,李护士又帮助记者装袋,“你赶紧拿走,别让人看见,医疗垃圾不允许卖。”她麻利地装完一个编织袋后,又装了一个大的塑料袋,并帮助记者拎出了服务站。 在道外区北棵街北棵小区16栋16号的哈尔滨市家畜疾病防治院动物门诊里,一位姓高的年轻人同意记者来收医疗垃圾。记者从这里收到两编织袋的塑料医疗垃圾。 同样,记者在道外区红河五街区卫生服务站顺利地收到了小半桶输液管和注射器,在宏图街268号报达文化商住小区院内的赛维宠物医院也收到了一塑料袋医疗垃圾。记者前后共收了四编织袋的塑料医疗垃圾,由于回收的价钱、方式各异,共计花了220多元。 记者随后以处理医疗垃圾的名义将收到的医疗垃圾运到道外区团结镇丰果村的塑料加工厂,一位中年女子仔细查看编织袋后说:“这里的杂质太多,输液瓶里还有很多药水,所有的医疗垃圾都混杂在一起,必须得挑出来挨个过秤。”她蹲在地上,用小刀把输液瓶逐一割开,把里面的药水倒出来,同时还分拣注射器和输液管,动作十分娴熟。中年女子边分拣边批评记者:“你家的医疗垃圾太杂了,把所有东西都放一起了,每样东西的价钱都不一样。应该是每类垃圾都分着放,你看看,这里还有矿泉水瓶呢!” 输液瓶内残留的药水倒出来后,分量轻了很多,而四大编织袋的医疗垃圾全部分拣完得需要几个小时。怕时间久了有变化,记者表示可以按堆估算价钱,中年女子想了想决定给20元钱,记者一再要求加价后拿到了30元钱。临走时,中年女子告诉记者,以后有医疗垃圾可以随时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