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电 市民周女士日前在某机票代理公司电话订购了一张机票,当时工作人员要求周女士提供中文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没想到,临上飞机前两天,她突然发现机票上的姓名拼音漏拼了一个字母,将姓名中的水“shui”字误拼为“sui”,因担心到时候不能顺利登机,周女士要求换票。
周女士认为,机票上的拼音错误是由于工作人员工作失误所致,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理应由对方全部承担;但机票代理公司却认为,虽然是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所致,但是在将机票送上门时,工作人员曾提醒周女士核对机票信息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才签收付款的,如果发现问题并当场提出,他们可以及时进行更换也就不会产生800元的退票费了。
经过市消费者协会的调解,周女士考虑到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最后同意自己承担200元,商家存在主要过错承担600元。
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机票订购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消协提醒消费者:订票、购票最好要到有资质的正规售票点,取得机票后,对机票上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航班号、起飞时间、乘车乘机地点、是自行前往还是专车接送到机场等事项都必须明确,同时对售票点所做的承诺,最好形成文字合同,当出现纠纷需要维权时才有凭证。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