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日电 《东方今报》11月1日报道,郑州一名老汉因走丢了200元买来的爱犬遍寻不获,公开悬赏1万元请人为其寻找。
如果仅仅是从价值来看,公开悬赏1万元寻找只花200元买来的狗,显然是不值的。更何况,为了找回这条狗,这位老汉开车在郑州的大街小巷已经跑了4000多公里,汽油耗了600多升,还花了500多元在报纸上登广告。可见,这条狗已成为他的精神寄托。
从我们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一条狗丢了就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实在喜爱狗,无妨再买一条。尽管这位老汉一再表示太爱自己的狗了,可我从他的身上读出的不是对狗的喜爱,而是一种令人同情的悲哀。
新闻报道中没有明说,这位老汉到底有没有孩子。我想,即便是有,恐怕也是没有待在老汉身边,或者是老人经常看不到。人老了,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可对于一些老人来说,那是一种奢侈。“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虽然红遍大江南北,但却成为许多老人的一种奢望。许多做子女的就连打一个电话给父母,都会推说自己没有时间,更何况主动去陪老人吃饭、聊天。
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大连两位退休老人收入颇高,但是在家中却备感寂寞,因为两儿一女总是忙忙碌碌,一年也没登门几次。“人岁数越大就越希望儿女能够在身边,就像那首歌里唱得一样,真希望他们能常回家看看。”无奈之下,年近七旬的老两口月付“工资”千元请儿女回家吃顿团圆饭。为了想看到儿女,月付“工资”,如果付了工资还是见不到孩子,恐怕也只能将精神寄托于宠物身上了。
父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曾经付出过很多,到年老的时候,想要与孩子吃顿饭都显得那样困难。真不知尊敬老人的传统怎么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也许子女确实很忙,可是再忙打个电话,和老人聊几句的时间总会有吧。再忙,也不能忙到完全没有时间“回家看看”。说到底,还是父母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不重要,还是没有做到孝敬老人。
我们都会老,别等到自己老了才会体会到父母当年的难处。趁年轻的时候,多陪陪老人吧。别让父母将全部的情感锁在猫、狗身上,那实在是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