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3日电 题:原粮欠缺精深加工“北大仓”何时升级“大钱庄”
黑龙江晨报记者 赵政府
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商品量居全国首位。在刚刚结束的2007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上,我省粮食备受各地客商青睐,外省粮商与我省粮企签定了800万吨的粮食购销合同。面对大量的粮食定单,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我省粮食一直呈旺销局面,农民卖粮不再难。我省粮食销售仍旧以原粮销售为主,由于没有经过精深加工,粮食的价值没挖掘出来。如今到了考虑如何将“北大仓”升值,变“北大仓”为“大钱庄”的时候了。
绿色粮仓备受青睐
在10月30日和31日举行的2007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上,全国各地粮商蜂拥而至,参展企业由去年的21个省区,发展到今年覆盖全国所有省区。
为期两天的交易洽谈会,粮商与我省的粮企达成交易量808.1万吨。其中,水稻(含大米)418.6万吨,玉米203.9万吨,大豆156.7万吨。
此次洽谈会吸引了省外340多家粮食企业。粮商中,浙江省的阵容最为强大,几乎所有市县粮食企业负责人都到会,多达近百人。浙江省粮食局一位负责人讲,黑龙江已经成为浙江的大粮仓,浙江的主食绝大多数都来自黑龙江。
来自河北的粮商冯华告诉记者,河北省石家庄市粮食市场上销售的大米主要来自黑龙江和辽宁,而且黑龙江的大米市场占有率更大一些。
“此次河北来了4家粮商。粮商之所以看好黑龙江的水稻,一是因为黑龙江基本实现了无公害种植,水稻质量好;二是黑龙江的水稻比辽宁的价格低。”冯华说。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展前,一位江苏的客商拿起样米在手里搓了搓,又放在嘴里尝了尝,赞许地说:“我是听朋友介绍,说北大荒的米好,亲自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外销粮以“原字号”为主
我省外销的粮食主要是水稻、大豆、玉米三个当家品种,而且以“原字号”为主。
省粮食局农村处处长吕朝文表示,目前,我省的粮食流通领域比较活跃,我省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的粮食经营者已达5373户。粮食加工企业相对较少,仅千余家,深加工企业和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不到50家,年加工能力超过30万吨粮食的企业仅有2家,而且深加工企业较少。
吕朝文表示,我省玉米主要是外销,就地转化较少,只有中粮生化(肇东)有限公司消耗量较大;消耗大豆的企业只有九三油脂一家大型油脂企业,其余部分均被运往沿海城市。而水稻外销量占产量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被加工成大米销售。
吕朝文表示,我省的大米加工企业基本还是粗放的原粮加工,也就是“剥了皮就卖”。五常市福兴精制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涨播表示,他们生产的大米出厂价格不到2元/市斤,市场售价超过3元/市斤。“其实,更多的利润让精加工企业赚去了,初级加工企业和农民利润相对较少。”李涨播说。
鸡西市粮食局计划科科长张春安告诉记者,目前鸡西每年外运粮食250万吨至300万吨,其中主要是水稻和大米。他说,由于没有把水稻进行深加工,品牌效应差,影响粮价。
出路:精深加工打品牌
本次粮交会上,外地粮商纷纷表示,看好的就是我省粮食的“物美价廉”。而面对优质的粮食,粮商和农民包括粮食管理部门都表示,到了考虑如何把粮食卖出好价钱的时候了。
密山市富坤粮油公司董事长高荣敏告诉记者,企业过去就是把水稻剥了皮卖,大米只能卖到1.2元/市斤至1.3元/市斤,公司利润少,收购农民的水稻价格就低,农民收入也低。“去年公司引进了大米深加工项目,把大米制成大米粉,仅这一项的产值一年就达到50万元以上,利润接近20万元。”高荣敏说,企业利润大了,必然能拉动水稻收购价格,农民种植水稻也有了积极性。
“要想把更多的利润留在当地,一是要通过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提高附加值;二是树品牌,提高产品价值。”张春安说,鸡西在这两方面还都很欠缺。为了改变现状,增加农民收入,他们正在积极扶持当地粮食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并打出品牌,同时引进有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
来自齐齐哈尔市的邵岩告诉记者,他自己种了10多亩地,为了能让粮食卖上好价钱,提高和粮商谈判话语权,他组织了农民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与粮商谈判,确实粮价能卖高一些,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大。他认为要想提高农民收入,还得进行精深加工。因此,他正与一家粮食加工企业洽谈,希望把当地的优质大米、小米和杂粮通过精加工后,再投入市场,不能再等着买主上门了。
粮食通过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据省粮食局测算,以玉米深加工为例,玉米加工成淀粉,产值可提高1.2倍;把淀粉加工成高果糖浆,产值可再提高1.5倍;把高果糖浆加工成变性淀粉,产值可提高2-4倍,乳酸可提高2倍、聚乳酸可提高4倍……
吕朝文表示,为了提高我省粮食整体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在此次举行的粮食交易洽谈会上,举办了“资产经营及经济技术合作”推介会,达成招商引资合作项目20项,实现招商引资18812万元,改变产销区之间一买一卖的现状,在我省就地建立收购、储存、加工和储备基地,增加粮食价值。
同时,积极引进有实力、知名度高的粮食精深加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收购、储运、深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增加了我省余粮的就地转化量,提高农民收入。预计今年我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将增加100多万吨。
黑龙江天琪期货总经理马明旺还表示,除了通过精深加工创品牌以提高农产品价值外,粮商和农民还可以通过关注期货信息,了解价格走势,适时卖粮,使得好粮卖上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