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4日电 11月3日,省民政厅联合省老龄办、哈尔滨市民政局举办的“落实十七大精神服务民生实践月”活动启幕,记者就此次活动在服务民生方面的举措及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统改善、解决民生的具体做法采访了省民政厅副厅长蔡炳华。
问:在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形势下,民政部门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服务民生实践月活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十七大对民生问题极为关注,对新时期的为民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政部门作为政府服务民生的职能部门深感责任重大。为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省民政厅党组决定举办服务民生实践月活动。实践月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民生问题的改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精神和10月25日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大会的要求做实做好,切实发挥好民政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问:关爱民生,重在改善民生,直至解决民生。这次服务民生实践月活动重点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这次省民政厅和省老龄办、哈尔滨市民政局联合举办“落实十七大精神服务民生实践月”活动,从11月3日开始到月底。主要搞好以下活动:一是重点推进捐赠和减灾工作,投入资金2800万元。改造全省农村现危房户51454户,11月中旬要使其中的10000户危房户乔迁新居。二是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使国家下拨我省旱灾应急救助资金5700万元及时下拨各地,并得到合理使用。三是实现今年确定的城乡低保提高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经过调整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低保标准也由原来的年人均补差额346元提高到400元。四是开展好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并以社区为依托开展好为特殊群体、特困群体和优抚群体服务的活动。五是重点推进优抚对象定点医院、重点优抚对象的义务诊疗、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镇医疗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入住新房工作。除了这些之外,同时还要开展好为老服务、儿童福利和救助等活动。
问: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政部门下一步还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我们要在搞好实践月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关爱民生、服务民生的工作。一要通过推进城乡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好民生。巩固城乡低保成果,提高保障标准;提高五保供养工作水平;扩大贫困群体大病救助范围;建立低保对象与价格上涨的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二要通过推进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体系建设服务好民生。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拓展社区服务的内容、范围和层次;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搞好培训村委会主任活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总结经验并适时在全省推开。三要通过推进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好民生。实施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实施2007至2010年四年发展规划;强化对社会救助机构指导,确保城市流浪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加强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确保全省社会福利单位床位编制适应老龄社会的需求。四要通过推进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建设服务好民生。巩固双拥工作成果,探索多种形式的拥军方式、活动和内容;出台政策,提高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标准,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加强企业退休建国前老军人维稳工作,加大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力度。五要通过推进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体系建设服务好民生。规范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探索行政区划调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实现方式,开展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